往期目录
《戏剧之家》2025年01期
目录
长江戏剧大码头
黄梅戏剧种名称的演进梅杰;5-11
梅杰的黄梅戏研究於可训;12
戏剧研究
南部县马王皮影戏传承发展研究张力丹;13-18
崇阳提琴戏的文化传承与当代表演艺术的融合研究吕翠翠;段婷婷;19-21
京剧中的曲牌体与板腔体的差异分析王淳;22-24
钢琴演奏中京剧元素的运用——以张朝《皮黄》为例田乃幻;赵飒爽;25-27
大弦戏的传统剧目研究韩谱;28-30
从移民艺术到移居国主流艺术——新加坡粤剧本土化研究沈有珠;31-33
探寻西方当代戏剧中的仪式性本质——以人型木偶戏《坝上的鼓手》为例饶锐;刘亦乐;34-36
浅析花旦演员对做功的把握——以豫剧《拾玉镯》中的孙玉姣为例胡红一;宋媛媛;37-39
莫失莫忘:非遗传承的诗化表达——现代豫剧《花开柳乡》观后丁娟;40-42
在戏剧作品中体味幸福——话剧《四叶草》排演实践探析耿艳;43-45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跨文化视野下的话剧表演蔡夏颖;46-48
融媒时代下戏曲表演流派的传承与传播殷红;徐鹤;49-51
论舞台艺术中意象的形体表达王美琪;52-54
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戏曲元素的审美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千香草;55-57
《西安千古情》演出的戏剧内核金小诗;鲁小艳;58-60
音乐探索
西域风格筝曲的音乐特色与演奏技法分析——以筝曲《行者》为例杨晨曦;61-63
乡村振兴背景下崇左壮族歌圩现状研究陈夕阳;陆荣兰;64-66
概述晋北民间八音会之发展与特色陈耿;67-69
文化自信视野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邱新宇;70-72
独唱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声乐技巧与歌曲分析胡晓宇;73-75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研究王林;沈启东;76-78
二十世纪三位演奏家《狂想曲Op.79:No2》演奏版本之比较庞洁洁;79-81
浅析单簧管演奏技能及艺术表现陈熙祥;82-84
舞蹈空间
黎族舞蹈的文化艺术价值与传承穆怡玮;范莹;85-87
羌族乐舞席步蹴的特点及传承保护李杏;李红竹;88-90
叙事性舞蹈的多元空间分析洪爱莲;91-93
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蹈艺术的融合与创新李胜杰;94-96
芭蕾基本功训练对舞者身体素质与舞蹈表现力的影响研究濮米娜;97-99
舞蹈艺术与钢琴伴奏的关系研究石慧;100-102
影视观察
《重庆森林》中异托邦空间的电影叙事杨欣雨;王丽君;103-105
浅析电影《桃色公寓》剧作手法朱昊晨;106-108
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的现代化改编与创新性表达郑向阳;原伊萌;109-111
从《热辣滚烫》看本土化情绪价值与节奏把控的作用文梦琦;112-115
电影叙事:探索影视与文学在媒体研究中的交汇点李琛;祝彦美;116-118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东北题材电影的三元空间建构崔新海;119-121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叙事与现实主义表征黄亚利;徐锦;122-124
记忆互证与身份认同:电影《灌篮高手》文化表征研究郭慧;史虹霞;125-127
声音元素在电影中的幻觉构建鲁洋;任天翔;128-130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文化认同策略研究——以《舞千年》为例林祥莹;吕爱杰;131-133
教育论坛
扬剧进初中校园的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何恒;134-136
幼儿园儿童舞蹈活动设计要素张怡;137-139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研究——以岫岩东北大鼓为例张微微;140-142
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赵杉杉;143-145
新形态大学戏剧影视表演教材发展冯立奎;张名章;146-148
高校古典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的思考与探索王芃粤;149-151
高校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探究徐溶泽;152-156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国高校钢琴民族化慕课课程设置研究赵梓彤;157-159
论高校音乐课程在线教学的机遇与改革兰涪玥;160-162
利用《卡农》进行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的研究王烨;163-165
由钢琴教学管见成人艺术教育夏青;166-168
艺术学院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的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刘帅;169-171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马欣;172-174
高职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杨颖;175-177
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杨徽;178-180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学习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张晶晶;刘林利;崔改霞;181-186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儿歌钢琴伴奏教学的实践与探析李晶;和海霞;187-189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探究焦俊敏;190-192
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奥尔夫教学法——以株洲师专为例的幼儿音乐教育探索成洁;193-195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优化措施林纯珊;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