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品鉴》2024年33期
目录
风范
皮建霞作品赏析皮建霞;1
作品赏析王晨;陈孜妍;2
独家_策划
簪花发饰的研究及复原《簪花仕女图》中唐代女性周博;3-6
聚焦_甄选
进德修业·修辞立诚——关于高师油画的思考肖旭;7-10
求真与向善的美——古希腊静态美学的两种模型戴序;11-15
人物_发现
不同时期对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差异——以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例成晓;16-18+34
大家_视点
传承甲骨文艺术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张明;19-22
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实践分析王琪瑶;23-26
中国海洋文化与古代智慧游戏围棋文化发展解析肖博文;27-30
探究体育产业助力陕西乡村振兴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何坤;31-34
“知识障”:当代艺术智力型欣赏之困境田妮;35-38
博览_传承
陕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景观小品的融合研究袁润娟;39-42
传统竹编工艺的现代设计转换方式研究侯懿夫;43-46+117
南岭走廊瑶族歌谣文化与当代价值张金才;47-49
博览_艺苑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徐秀萍;50-53
新文科视域下品牌形象设计实践创新路径研究居煜衡;54-57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AIGC赋能首饰设计人才培养王的琛;林斌;李超宇;58-60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对设计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王迈;61-63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赵能明;64-67
项目化视角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及优化策略邹柳笛;68-71
博览_艺论
数字化时代产品创新设计研究黄日龙;陈友莲;72-75
“非遗助残”动漫文创产品开发方案与实施探索洪晓云;倪阳照;76-78
非常_观察
工业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以柳州工业文物活化利用为例蒙艺心;79-82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环境与文化融合研究薛媛;83-86
非遗文化传承视角下茶文化融入环境设计研究刘紫薇;87-90
壁画艺术在城市更新中的美化作用邢星;91-94
非常_业界
基于“在地性”理念下的晋作家具创新性分析谢阳;95-98
设计与餐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厨房电器设计刘浏;99-101+113
废弃物流耗材转化家具:双重角色下的设计探索江学敏;102-105
专题_聚焦
现代舞动作元素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庄添;106-109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专业舞蹈训练的改革与实践刘文强;110-113
音响效果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研究彭劲嘉;114-117
高校舞蹈表演形式对观众情感体验的影响研究汪云;118-121
品鉴_物志
古典音乐的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分析皇甫庆玲;122-125
艺术馆展览场景下的数字化拍卖机制初探周柯岑;赵坤;叶雷;126-129
论AI时代如何建设新型数字文化馆李敏;130-133
“言象之意”在大同市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以北魏文物文创为例杨晓丹;134-137
品鉴_媒介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中的应用与实践王朝辉;138-141
高校表演专业在实践学习中的探索——以《表演技巧Ⅰ》为例肖魁;142-145
“三创融合,三位一体,六阶递进”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龙盈迎;孙永辉;146-149
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与营销分析李伟立;150-153
品鉴_音韵
大提琴演奏情绪及心理研究分析杨一婷;154-157
民歌演唱实践中“滑音”和“字音”的应用研究孙鹏飞;田玲;158-161
小提琴演奏中的情感表达艺术李维;162-165
分析文艺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西方音乐史专业为例刘羿希;166-168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电子音乐的融合研究刘双祯;169-172
社区_争鸣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的音乐学分析及数学规律研究王思捷;173-176
音乐渲染与情感体验对冰雪旅游的影响探讨张瑜;李广义;177-180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的艺术疗愈与校园养老社区模式研究吴林荣;181-184
中职艺术学校钢琴专业发展现状分析邢敬琳;185-188
绿色发展理论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研究黄杏子;189-192
群众文艺创作中的观众参与研究王泽亮;193-196
征稿函197
《演乐图轴》唐周昉;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