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品鉴》2024年30期
目录
独家_策划
从颜真卿学书经历探究书法风格的形成陈熙贞;1-3+36
媒介、空间与当代艺术:凯瑟琳娜·格罗斯带来的启示尹思文;4-7
风范
陈梦丽作品赏析陈梦丽;7
山东形象标识及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王方;8
聚焦_甄选
广西民族纹样在当代壁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李岩;8-11
浅析中国当代民族题材壁画中的装饰美韩惠;12-14
唐前期敦煌莫高窟 藻井图案形式研究郝晴;15-18
西夏白釉褐彩龙纹罐赏析张世勇;19-21+95
人物_发现
刘天华对二胡的改革与创新杨向芳;22-25
大家_视点
传统与现代:民族器乐合奏的创新发展路径丁冬冬;26-28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之间的关联性李婷;29-32
从“中国视野”回望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周明钰;33-36
博览_传承
基于虚拟现实的徐州非遗剪纸艺术数字化呈现与传播模式研究佟彤;37-40
跨文化视角下的美术工作坊与民族文化传承欧阳娉婷;41-44
湖南武陵山片区传统曲艺活态传承路径研究唐剑萍;刘希韵;45-48
非遗传承视域下神韵瑶绣插画设计及应用黄佳谊;王永芳;丁宇德;韦锦涛;欧庭辉;49-53
艺术创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交融研究赵丹;54-57
非遗传承视域下中国绳结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汤橡;王瑾;李伟;58-61
博览_艺苑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东地方农产品IP的视觉设计分析段碧丽;62-65
品牌定制字体设计方法分析季倩竹;66-69
国潮视域下传统凤鸟纹样在现代服饰艺术中的应用研究周小莹;70-73
视觉传达设计中平面广告排版的创新策略欧阳博;74-76
博览_艺论
文创产品的明暗线分析与宋代茶盏形态设计比较研究杨达威;77-80
认知美学视角下的设计——以听障人士的汽车交互系统设计路径为例侯敏枫;宋金果;81-84
非常_观察
浙船船饰媒介生成及祈福空间建构陈嘉昊;85-88
文化传承视角下老旧街道的更新设计研究惠琳;高西美;89-91
乡村振兴视域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美学表现能力提升的路径陈艳;92-95
专题_聚焦
身体感知在舞蹈表达与动作创编中的作用——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启示刘冉;96-99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张瑜;100-103
新媒体时代下舞蹈影像在舞蹈编创中的应用分析王煦宁;104-107
品鉴_物志
跨媒体视域下数字博物馆设计研究——以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为例杨馨雅;108-111
博物馆会员制:文化传承与公众参与的桥梁孙艳;112-115
艺蕴隽永——博物馆数字资源开发路径探索崔雨梦;曹艳崇;116-119
品鉴_丹青
海南中国画写生:自然探索与艺术表现的融合之路何天含;120-123
油画艺术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达作用研究张哲;124-127
浅析构图艺术在美术创作应用中的体现形式和意义陈天翔;宋哲;128-131
品鉴_媒介
东方美学视阈下戏剧舞台设计审美范式的研究与实践贺婷;132-134+150
古典音乐表演中的诠释自由度与理论约束张嘉璐;135-138
高职动画专业三维动画艺术创作研究邓海香;139-142
品鉴_音韵
音乐与环境艺术应用于心理疗愈的探索研究彭诚;张志楠;143-146
笛子在演奏流行音乐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金华芳;147-150
谈现代音乐科技对音乐传播渠道的有效拓展冯晓婧;徐一方;151-153
钢琴学习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刘蓓;154-156
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员的日常训练研究刘红岩;157-160
中提琴演奏风格、特征和形式研究王玥;161-164
声乐表演中舞台肢体动作的作用和运用沈明春;165-168
声乐作品《我爱你,中国》的艺术特性与情感表达分析陈彤;169-172
社区_争鸣
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路径探索与价值分析项卫兵;173-176
奥尔夫音乐与高职学前音乐融合的策略研究陈春兰;177-180
音乐素养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孙铭萱霖;181-184
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声乐现状与改革策略研究徐洪华;185-188
音乐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实施策略方世谊;189-192
语言、动作、音乐三位一体的母语音乐研究张菱轩;193-196
征稿函197
《榕树与海(水墨)》吴冠中;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