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中国文艺家》2023年06期
影响·印象
做好贯通大文章 铸就文艺新辉煌李屹;1-3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一行赴中国文联出版社调研4
2017年那场“网暴”,让我获得表演的自由吴越;47-50
影响·印象_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5+4
中国诗书画合璧重构与突破向阳;6-8
诗与线条的浑然天成——评吉狄马加的诗人书法徐永;10+9
诗人书法——观吉狄马加书展随感邵盈午;11-18
诗书一律,内得心源——观吉狄马加书法创作札记赵雪松;19-22
开张天岸马,超然物外诗——观吉狄马加书法展作品志感伍立杨;张咏;23-26
诗情丽星汉,落墨似沧桑——贺吉狄马加“词语与线条的黄金分割”书法作品展石厉;27-30
诗人为何要写书法?——吉狄马加书法展览序言曾来德;31-34
境界高迈,卓尔一家——诗人吉狄马加书法述评陈仕彬;35-38
一片自由的天——吉狄马加先生的书法观后洪厚甜;39-42
吉狄马加:文人书法的当代风景胡正良;43-46
匠心·鉴识
一座城,活在一首诗中有多让人着迷——德令哈诗行记(组诗九章)夏花;51-54
二十四节气组诗凯文;55-58
假如我能遇到屈原(又二首)杨亚杰;59-60
艺述·视界
综合材料介入当代绘画的认识论王钦;61-63
城市题材在素描创作中的探索与表现姜植木;64-67
身份认同、情感信码和叙事动力——探析电影美学系统论视角下的《哪啊哪啊神去村》赵飞燕;68-70
合唱创作中上党梆子音乐元素的探究祁璠;71-73
《枫叶如花》的绽放——谍战题材越剧的音乐声音空间创作思考方午梅;74-77
初探戏剧表演中内心视像的构建李书涵;78-81
浅谈如何培养戏剧演员的创作意识门庆宝;李美衡;82-85
浅谈原创文艺作品的生态环境——以群众音乐创作为例贾燚堃;86-88
电子音乐中中国传统吹管乐器音色制作与创新探讨张博;89-91
简单、通俗是绍兴莲花落的生命祝立铨;92-94
琼剧音乐的源流与沿革苏萍;95-97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研究——以瑶族长鼓舞形式谱系中的盘瓠文化为例伍彦谚;申璇;98-101
藏族非遗乐器牛角琴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研究孙潇澳;102-104
邵阳现代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以《山乡工匠》为例金俊婕;105-108
尊重内涵守正创新:甘肃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和发展研究马希刚;达菁;109-111
徐渭《墨花九段图》印文释义考韩伯其;刘天华;112-114
杏坛·成均
声乐演唱技巧的构成要素及相关作用研究晁郁焓;115-117
中小学校外活动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以经典古诗文艺术实践为例余萍;118-120
论音乐专业学习中技巧与情感的关系谢沛辰;121-12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美育路径探索王雅洲;124-126
高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选文研究孙淑梅;127-129
美术基础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研究黄洋;130-132
新课标背景下美育进中考实施策略研究朱世明;赵莉;133-135
高校音乐艺术专业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王龙;136-138
高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如何汲取地方文化精华赵红云;139-141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费诗婕;142-144
自然科学在钢琴演奏上的应用——以运动肌理学、医学、物理学、数学为例孙惜然;145-147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创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探索——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为例王羊羊;148-150
师范认证背景下文化政策与美术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的融合研究陈茺蔚;151-153
文话·品论
时空理趣与生命协和——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美学思想秦振文;154-156
探讨新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赵娜;157-159
琵琶协奏曲《花木兰》的创作特点研究——以民族管弦乐队协奏版为例童晔忻;160-162
浅析博物馆陈列设计艺术中的“展品密度”王岚;163-165
戏韵弦语抒离情——京胡与大提琴协奏曲《别》中京胡的演奏分析田朝;166-168
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展陈策划浅析王冬冬;169-171
从青莲寺历代石刻文献探究其寺名变更程勇;172-174
留白技法在舞台空间中的应用——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音乐舞台剧为例刘芷夷;175-177
群众精神文明创建中音乐文化活动的价值以及活动策略吴姗姗;178-180
《李尔王》悲喜剧体裁探析胡泓羽;181-183
文旅融合下博物馆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新思路李松洋;184-186
传统物质文化的当代发展:新式茶饮中的生活美学林鑫姚;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