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肉豆蔻种子的酚类成分、抗肾结石和抗氧化活性:内源蛋白质和脂质的影响

介绍
基质相互作用是影响食品中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多酚化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Pinarli et al. 2020)。植物源性生物活性化合物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或与食品基质中的大量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结合(Jakobek  2015;Irondi 等人 2022)。例如,酚类化合物以其游离、可溶性缀合和不溶性结合形式存在(Jimenez-Pulido 等人,  2022)。它们主要以与不同糖部分键合的糖苷或与脂质、胺、碳水化合物、其他酚类和有机酸键合的其他复合物的形式存在(Liu et al. 2007)。此外,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食品基质影响其功能,包括功能特性、生物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例如,佩萨托等人。( 2018 ) 报道乳清蛋白与茶和咖啡中的酚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乳清蛋白的过敏性。同样,Sęczyk 等人。( 2021 ) 证明酚类与食品基质成分的相互作用会对抗氧化活性、酚类化合物的体外生物可及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负面影响。

在植物性食品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中,酚类化合物因其多样化的生物活性和健康益处而备受关注。它们以其抗氧化、抗糖尿病、消化酶抑制和抗高血压活性而闻名(Servili 等人,  2013 年;Irondi 等人,  2019 年)。它们还会影响食品的一些重要功能品质,例如风味、颜色和氧化稳定性(Sęczyk 等人,  2021),从而保持其营养品质(Avila-Roman 等人,  2021;Irondi 等人,  2022)。此外,据报道,酚类化合物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Nile 等人,  2017),并具有抗肾结石(Irondi  2020)活性。

肾结石(也称为尿石症或肾结石)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是由于尿道和肾脏中盐的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不平衡导致肾结石的存在(Han 等人,2015;  Mukasa) & Sung  2020;Toole 等人 2021)。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它是第三大常见疾病,工业化国家有 10% 至 12% 的人一生中患有这种疾病(Nirumand 等,  2018)。根据病因,已知不同类型的肾结石,包括尿酸肾结石、鸟粪石肾结石和钙肾结石。尿酸性肾结石约占所有肾结石病例的 10%(Sakhaee  2014),其发展与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Irondi  2020)。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后两个反应,导致黄嘌呤的形成,随后形成尿酸(Berry & Hare  2004)。由此产生的尿酸积累,促成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病机制(Leonardo et al.  2018)。另一方面,鸟粪石肾结石占所有肾结石病例的 1-5%。它是由于反复感染产生脲酶的革兰氏阴性菌而产生的(Sorokin & Pearle  2018)。脲酶由易感人群泌尿系统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是一种含镍金属酶,可催化尿素水解,形成铵和碳(IV)氧化物(Khan et al.  2014)。

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参与尿酸和鸟粪石肾结石的发展,支持了这两种酶的抑制剂在临床上的治疗。因此,别嘌呤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和乙酰氧肟酸(脲酶抑制剂)分别用于治疗尿酸肾结石和鸟粪石肾结石(Sorokin & Pearle  2018)。然而,这两种药物的临床使用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从而削弱其治疗效果。别嘌呤醇的一些副作用包括高转氨酶血症和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而乙酰氧肟酸的副作用包括贫血、血栓性静脉炎、胃肠道不适、皮疹和头痛 (Sorokin & Pearle  2018)。在这些副作用的背景下,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酚类化合物,是这些酶的有效抑制剂,并且可能是治疗肾结石的更安全的替代方案(Irondi 2020  )。

据报道,一些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肾结石的植物包括绿茶 ( Camellia sinensis )、石榴 ( Punica granatum )、黑孜然 ( Nigella sativa )、洛神花 ( Hibiscus sabdariffa )(Nirumand 等人,  2018)。然而,植物性食品(例如非洲肉豆蔻)中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和生物活性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因素包括食品基质相互作用(Irondi 等人,  2022)和加工方法(Domínguez-Fernandez 等人,  2021 ))。关于食品基质相互作用,从高粱粉中去除内源性脂质和蛋白质会导致面粉的生物活性成分水平和抗氧化活性降低(Irondi 等人,2022 年;Ye 等人,2018 年)还证明:米粉中内源性蛋白质和脂质的去除导致米粉的体外淀粉消化率增加。

M. myristica是金盏花科的一员,在非洲和亚洲是一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香料,富含生物活性成分(Afolabi 等人,  2021 年;Ekeanyanwu 等人,  2021 年)。它原产于西非、东非和中非,在西非常绿森林中繁衍生息。肉豆蔻种子芳香,其粉末可作为调味品,为汤、炖菜、甜点和蛋糕增添风味(Moukette et al.  2015)。种子粉末还可作为胡椒汤的兴奋剂,用于缓解女性产后被动子宫出血和缓解便秘(Ekeanyanwu  2013)。已报道的肉豆蔻的一些生物活性包括抗抑郁药(Ekeanyanwu et al.  2021)、抗炎药和抗伤害药(Ishola et al.  2016)。根据这些报道的生物活性,基质对肉豆蔻生物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可能对其健康益处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之前在其他主食中所建议的那样(Kaur 等人,  2016)。此外,了解食物基质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有关其在真实食物系统中功能的重要信息(Zhang & Hamaker  2003)。因此,本研究在体外研究了内源蛋白质和脂质对肉豆蔻种子酚类物质、抗肾结石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方法
化学品和试剂
刀豆脲酶、硫脲、尿素、别嘌呤醇、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Trolox、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ABTS)、L-抗坏血酸和 2,2-二苯基苦基肼 (DPPH) )是 Sigma(美国圣路易斯)产品。HPLC级甲醇、甲酸、乙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对香豆酸、鞣花酸、咖啡酸、儿茶素、芦丁、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均为Merck(达姆施塔特,德国)的产品。实验中使用的所有其他试剂、化学品和溶剂均为分析纯。

样品采集和制备
肉豆蔻种子样品(500 克)(图 1)购自尼日利亚夸拉州伊洛林的 Ipata 市场。随后,将样品分类,用厨房研磨机粉碎成细面粉,并密封保存在冰箱中以供进一步分析。

图。1
图1
肉豆蔻种子

全尺寸图像
样品脱蛋白、脱脂
按照 Annor 等人报道的程序,通过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随后脱脂(脱蛋白-脱脂),从肉豆蔻粉的三个不同部分(各 100 g)中去除内源蛋白质和脂质。(2013),略有修改。通过碱性蛋白酶水解将面粉脱蛋白。该过程是通过将 100 g 面粉与 800 mL 碱性蛋白酶溶液 (120 U/mL) 混合来进行的,该溶液在烧杯中的碳酸盐缓冲液(0.02 M,pH 9.0)中制备。接下来,将悬浮液保持在水浴中(45 ℃)c)持续搅拌4h,实现水解。然后,将悬浮液以4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固体残留物。残留物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pH(7.0)后,重复碱性蛋白酶水解,得到脱蛋白面粉。

将 100 g 面粉与石油醚 (500 mL) 混合,然后在室温下连续搅拌 4 小时,将面粉脱脂。通过Whatman滤纸(No.2)过滤悬浮液并收集所得残余物。将剩余物重复脱脂过程两次,然后得到脱脂面粉。脱蛋白-脱脂过程通过按照上述程序依次对100g面粉进行脱蛋白和脱脂来进行。最后将脱蛋白、脱脂、脱蛋白-脱脂样品在45 ℃烘干至恒重,并保存在气密样品容器中以供进一步分析。

面粉提取物的制备
Engida 等人概述的程序。( 2013 )被采用来制备用于分析的面粉提取物。这是通过将 2 g 每种面粉(天然、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用 20 mL 甲醇浸泡 24 小时来完成的。随后,将悬浮液在离心机中以4000rpm旋转5分钟。收集上清液,在旋转蒸发器中于 45°C 浓缩,然后用甲醇(6 mL)重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定量酚类化合物
使用反相 HPLC 系统(日本京都岛津制作所)对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Irondi 等人,  2018)。HPLC 仪器包括自动进样器、连接至脱气机的往复泵、CBM 20 A 积分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DAD) 和 LC Solution 1.22 SP1 软件。将面粉提取物 (15 mg/mL) 注入反相 Phenomenex C 18柱(4.6 mm x 250 mm)填充有 5 μm 直径的颗粒。流速和注射体积分别为 0.7 mL/min 和 40 µL。流动相由 0.5% (v/v) 甲酸水溶液(溶剂 A)和 1% (v/v) 乙酸甲醇溶液(溶剂 B)组成。提取物和流动相通过 0.45 μm 滤膜(Millipore)过滤,然后在进样前通过超声波浴脱气。在 HPLC 流动相中制备每种酚类化合物标准参考的储备溶液 (0.030–0.250 mg/mL)。使用的二元洗脱系统如下:最初 5 分钟用 2% B 清洗柱,线性梯度为 8% B(15 分钟)、12% B(30 分钟)、24% B(45 分钟)。50 分钟后,有机相浓度回到 2% (B),并持续 10 分钟进行柱平衡。对香豆酸)和 366 nm(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通过将其保留时间与参考标准的保留时间进行比较以及通过 DAD 光谱(200 至 500 nm)来确认色谱峰并对其相应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所有色谱操作均在环境温度下进行。

酶抑制测定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测定
Osada 等人概述的程序。采用( 1993 )测定面粉提取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在该测定中,黄嘌呤和别嘌呤醇分别用作底物和参考抑制剂。用 50 mM Tris-HCl 缓冲液(pH 7.4)新鲜配制 15 mM 黄嘌呤和 0.1 mU/μL 黄嘌呤氧化酶溶液。然后,将黄嘌呤氧化酶(10 µL)与 1950 µL 不同浓度(10、20、30、40 µg/mL)的提取物和黄嘌呤溶液(40 µL)混合,并在 37℃下孵育 10 分钟。C. 然后,通过添加 50 µL 3.2% (v/v) 高氯酸 Tris-HCl 缓冲液(50 mM,pH 7.4)溶液来停止水解反应。产生的尿酸的吸光度读数在 292 nm 处读取。随后,计算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和IC 50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50%的提取物浓度)。

脲酶抑制测定
Jaffary 等人的协议。(2016年)随后测定面粉提取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分别以尿素和硫脲作为底物和参考抑制剂。在此测定中,刀豆脲酶 (500 µL) 和 100 µL 不同浓度的提取物 (10、20、30、40 µg/mL) 在 37 °C 下孵育 30 分钟。此后,添加尿素(1100μL)并将混合物在37℃下进一步孵育30分钟。接下来,将苯酚试剂(1%苯酚和0.005%硝普钠,w/v)和碱试剂(0.5%NaOH和0.1%次氯酸钠,w/v)添加到测试混合物中。然后,将测试混合物在37℃下孵育2小时,并在635 nm处读取脲酶催化水解反应产生的氨的吸光度读数。脲酶抑制率(%)及IC 50(抑制50%脲酶活性的提取物浓度)被计算。

抗氧化活性测定
ABTS 测定*+清除能力
Re 等人概述的程序。采用( 1999 )测定提取物的ABTS *+清除能力。ABTS •+试剂由等体积的ABTS •+(7毫摩尔/L)和K 2 S 2 O 8(2.45毫摩尔/L)水溶液混合,室温避光孵育16小时制备。。之后,用乙醇(95%)将试剂在734 nm处的吸光度读数调节至0.70±0.02。接下来,将2.0 mL ABTS •+试剂和0.2 mL 四种提取物分配到试管中,涡旋并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5 分钟。在 734 nm 处读取吸光度,ABTS•+提取物的清除能力根据 trolox (1–20 mM) 校准曲线计算,并表示为 trolox 当量抗氧化能力 (TEAC),单位为毫摩尔/克。

DPPH清除能力测定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按照Cervato 等人的方案进行。(2000)。将由 1.0 mL 不同稀释度的面粉提取物(或抗坏血酸,一种参考抗氧化剂)和 3.0 mL DPPH •溶液(60 微摩尔/L)组成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孵育 30 分钟。然后,在517 nm 处读取吸光度读数,并将提取物的DPPH •清除能力表示为SC 50(清除50% DPPH •的提取物浓度)。

降低功率的测定
提取物的铁还原能力的测定按照Oyaizu ( 1986 )的程序进行。将面粉提取物 (2.5 mL) 与 200 mM 磷酸钠缓冲液 (pH 6.6) (2.5 mL) 和 1% 铁氰化钾 (2.5 mL) 混合。将混合物在50℃下孵育20分钟,然后向其中添加10%三氯乙酸(2.5mL)。接下来,将2.5mL的混合物转移至两个不同的试管中,然后向每个管中添加蒸馏H 2 O(2.5mL)和0.1%氯化铁(1mL)。此后,在 700 nm 处读取吸光度读数,并根据没食子酸(10-100 mg没食子酸/mL)校准曲线计算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并表示为GAE mg/g(没食子酸当量,单位为mg/mL) G)。

铁 (II) 螯合测定
采用 Puntel 等人概述的方案进行铁 (II) 测定。(2005)。0.1 M Tris-HCl,pH 7.4(168 µL)、生理盐水(218 µL)和不同稀释度的提取物(或抗坏血酸,参考抗氧化剂)和新鲜制备的 500 微摩尔/L FeSO 4(150 µ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随后,添加 0.25% 1,10-菲咯啉 (13 µL),并在 510 nm 处读取吸光度读数。随后计算提取物对铁 (II) 的螯合,并表示为 SC 50(螯合 50% Fe 2+的提取物浓度),单位为 µg/mL。

数据分析
对不同处理的三次重复测定的结果进行单向方差分析(ANOVA)。随后进行 Duncan 多重范围检验,以进行p  < 0.05 的平均值比较。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第17版用于数据分析。

结果与讨论
天然和处理过的M中的酚类化合物。肉豆蔻粉
使用HPLC-DAD对天然和处理过的(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肉豆蔻粉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如表 1所示。图 2还描绘了酚类化合物的代表性色谱图。面粉中定量的酚类化合物属于三大类多酚,包括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酚酸)-香豆酸和鞣花酸)、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和单宁(儿茶素)。从数量上看,类黄酮、槲皮素、芦丁是最丰富的。其次是绿原酸,一种酚酸。本研究中肉豆蔻原粉中定量的酚类化合物(包括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鞣花酸、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与 Feyisoyo 和 Oluokun 报道的不同(2014)。差异可能是由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样品采集周期和提取方法的差异造成的,已知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生物活性(Mpofu等,2015)。 2006)。此外,分析技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了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反相 HPLC-DAD 进行酚类定量,而 Feyisoyo 和 Oluokun ( 2014 ) 使用气相色谱法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GC-FID) 联用。 )在他们的研究中。

表1 天然肉豆蔻粉和处理后肉豆蔻粉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
全尺寸桌子
图2
图2
肉豆蔻粉的色谱图。峰 1、2、3、4、5、6、7、8 和 9 分别代表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鞣花酸、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

全尺寸图像
由于酚类化合物以游离、可溶性共轭和不溶性结合形式存在(Jimenez-Pulido 等人,  2022 ),我们研究了内源蛋白质和脂质对肉豆蔻粉中酚类化合物水平的影响。肉豆蔻的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通常会导致 单个酚类化合物水平显着损失( p < 0.05),其中脱蛋白-脱脂造成的损失最高,其次是脱蛋白,然后是脱脂。还观察到脱蛋白-脱脂导致儿茶素和p的绝对损失。-香豆酸,因为在脱蛋白脱脂面粉中未检测到这两种化合物。观察到的酚类化合物的损失可能归因于处理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浸出。对于脱蛋白过程,碱性蛋白酶催化的水解、随后对水解蛋白的倾析以及洗涤所得残留物可能促进了水溶性游离酚类化合物和与蛋白结合的酚类化合物的浸出,从而导致观察到的损失。关于脱脂过程造成的损失,脂溶性游离酚类化合物和脂结合酚类化合物也可能通过浸入用于脱脂的有机溶剂(石油醚)而损失。亲脂性酚类化合物降解的敏感性(Zhou et al.  2021)也可能造成了损失。Zhu(2015)早些时候曾透露,在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下,食品加工过程中植物细胞会发生去区室化和崩解,导致不同的化学成分从各自的细胞区室中释放出来。这些过程可能导致肉豆蔻粉中酚类化合物的损失。

天然和处理的肉豆蔻粉的肾结石相关酶(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抑制活性
肉豆蔻粉提取物的肾结石相关酶(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抑制活性以IC 50(抑制酶活性50%的提取物浓度)表示,如表 2所示。两种酶的IC 50值的顺序一致为天然<脱脂<脱蛋白<脱蛋白-脱脂。由于 IC 50值越低表示抑制活性越强(Irondi 等人,  2018 ),因此 IC 50最低的天然面粉对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的抑制活性最强(分别为20.56±1.72和17.86±1.13μg/mL),其次是脱脂面粉、脱蛋白面粉和脱蛋白脱脂面粉。然而,别嘌呤醇和硫脲分别作为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的参考抑制剂,对各自的酶表现出比肉豆蔻粉更强的抑制活性。

表2天然和处理的肉豆蔻粉对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的IC 50
全尺寸桌子
由于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提取物的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抑制活性的递减顺序与其酚类化合物含量的顺序相对应(表 1 )。这一趋势具有启发性,因为它强调了酚类化合物作为植物中抗氧化剂和抗肾结石化合物的突出作用。植物源性多酚化合物通过氢键和疏水键对蛋白质(包括酶)具有亲和力,这增强了富含多酚的植物提取物通过使酶变性来抑制酶的能力(Villiger 等,  2015)。从机制上讲,黄酮和黄酮醇的第五个 (C-5) 和第七个 (C-7) 碳上的 OH -基团能够取代 OH−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位点黄嘌呤第二个 (C-2) 和第六个 (C-6) 碳上的基团(Cos 等人,  1998 年;Irondi 等人,  2018 年),导致黄嘌呤氧化酶受到抑制。关于脲酶抑制,槲皮素结构 C 环上的二羟基可能与脲酶活性中镍原子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脲酶,硫脲(脲酶标准抑制剂)也是如此(Nile 等)等 2017)。

此外,虽然肉豆蔻提取物中的酚类化合物可能在本研究中测试的肾结石相关酶的观察到的抑制中发挥协同作用,但其中最丰富的槲皮素可能发挥了主要作用。先前的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槲皮素的抗肾结石活性。从结构上看,槲皮素(C 15 H 10 O 7)是一种五羟基黄酮(具有五个羟基),这一特性赋予它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由于其对草酸钙晶体沉积的抑制作用、抗凋亡作用和对肾小管细胞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它被认为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植物疗法(Park et al. 2008;  Nirumand et al.  2018 ) )。据报道,槲皮素是一种非常强的脲酶抑制剂(Nile et al.  2017)。如表 1所示,定量槲皮素之后是芦丁(3, 3ʹ, 4ʹ, 5, 7-五羟基黄酮-3-鼠李糖苷),芦丁是槲皮素的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肾结石活性(El oumari et al. 2021  )。据报道,芦丁和姜黄素的共同给药可以抑制草酸钙的形成,恢复尿钙和草酸盐的正常水平,并抑制一水草酸钙晶体的聚集和生长(Ghodasara等人,  2011)。

天然和处理过的肉豆蔻粉的抗氧化活性
先前的研究表明,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有益于预防结石形成和/或复发(Irondi  2020;Guzel 等人 2021)。因此,测试了天然面粉和处理过的面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列于表 3中。原面粉的还原力和ABTS •+清除能力最高,DPPH •和Fe 2+螯合IC 50最低值(分别为 9.39 ± 0.39 和 14.91 ± 0.82 µg/mL)。与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抑制活性一样,面粉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过程中酚类化合物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因此,抗氧化活性的顺序也是天然>脱脂>脱蛋白>脱蛋白-脱脂。这也支持了酚类化合物的作用,酚类化合物以游离形式存在或与其他内源化学物质结合,是肉豆蔻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决定因素(Beta & Hwang  2018)面粉。这些酚类化合物通过各种机制显示其抗氧化活性,包括抑制脂质自由基形成、抑制单线态氧、破坏链自氧化反应的传播、过渡金属离子的螯合、还原过氧化氢以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活化内源性抗氧化酶的影响,以及内源性促氧化酶的抑制(Sęczyk 等人,  2019)。因此,由于脱蛋白和/或脱脂而造成的酚类化合物的损失(表 1)伴随着面粉抗氧化活性的降低。此外, M. myristica的脱蛋白面粉也可能导致抗氧化活性的丧失,因为植物源性生物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活性(Sánchez & Vázquez  2017)。

表3 天然肉豆蔻粉和处理过的肉豆蔻粉的抗氧化活性
全尺寸桌子
综上所述,肉豆蔻粉的还原能力、自由基(ABTS •+和 DPPH •)清除能力以及 Fe 2+螯合能力表明其具有减轻或预防氧化应激的潜力。众所周知,当氧化剂(自由基和活性物质——活性氧和活性氮)的水平超过体内的抗氧化水平时,就会产生氧化应激。此外,由于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导致活性氧的产生,肉豆蔻的抗氧化活性可以补充其抗肾结石活性。肉豆蔻的Fe 2+螯合能力面粉还表明,它可以减少过渡金属的可用性,从而减缓和/或抑制食品和生物系统中自由基介导的氧化链反应。正如 Smeriglio 等人先前报道的那样(Smeriglio et al.  2016),这可以提高食品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人类健康。

结论
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导致肉豆蔻种子中所有酚类化合物的水平降低。种子的肾结石相关酶(黄嘌呤氧化酶和脲酶)抑制和抗氧化活性也因脱蛋白、脱脂和脱蛋白-脱脂而降低。总体而言,天然面粉(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的酚类化合物浓度最高,肾结石相关酶抑制和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脱脂面粉、脱蛋白面粉和脱蛋白脱脂面粉。这些发现表明,内源性蛋白质和脂质可能增强肉豆蔻的酚类成分、抗肾结石和抗氧化活性种子。

发布日期: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