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年04期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年04期
目录
综述
膜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焦蓬;1-3
研究报告
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分析屈森虎;张正中;庞伟;郭昊;涂振君;4-8
基于遥感影像的天津市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万清云;陈筱;9-12
依托InVEST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探究段翠清;13-15
杭嘉湖平原地区农业面源排污系数研究蔡娟;刘瑶;方聪;张文萍;朱俊宁;16-18
人工增雨作业对芜湖市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李鸾;汪开斌;曹言超;19-21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应用分析苗竹;王钦;赵越;倪鑫鑫;22-24
数字孪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王珅;陈琦;25-27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的污泥培养调试研究杨勇;陈彩萍;张文燕;28-30
污染源废气监测中非甲烷总烃与苯系物结果“倒挂”探究崔思媛;徐淼;张劲;阮奕霖;杨懂艳;31-33
石油烃自然衰减模式在调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丁婵媛;34-36
节能型建筑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夏若语;王鹏;李重阳;张嘉钦;37-39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范围划定探讨——以西南岩溶国家公园为例钟杰宽;宗路平;覃婷;罗成;杨炀;邹馥蔓;邹晨曦;40-44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生态修复路径研究——以南宁城南垃圾填埋场为例罗茜;45-47
人工湿地生态治理赋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应用王爱一;马艳霞;李淏铖;48-50
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以云南大理市农村为例赵瑞娟;51-53
光伏电站结合生态治理对荒漠区气候的影响分析李龙;曾春江;孙小祥;陈代敏;张宇川;54-56
资溪大觉山水库人工增雨潜力与蓄水作业条件研究刘铖志;符芳;周佳芝;57-59
环境工程改造中节能减排实施路径研究杨凤英;60-62
监测与评价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空气质量动态监测研究叶三斌;63-65
基于环境评价视角探析环保工程的发展陈华;66-68
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与监测质量控制要点研究张孝益;69-71
地表水监测结果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艾克热木·克热木;72-74
某简易垃圾场的水土环境污染监测研究王勇军;王志刚;75-77
环境监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方瑾;陈韵;高瑶;78-80
衍生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胡启辉;81-83
输变电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的问题与措施研究向梓菡;王璇;84-86
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措施研究伍慧珊;87-89
环境监测在提高水污染治理效果中的作用探究陶文广;90-9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卢秋成;96-98
污染与防治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策略研究王文浚;99-101
基于PM2.5监测数据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改进陈海燕;102-104
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的市场机制分析邹丽娜;105-107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虞海欧;108-110
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措施研究吴润;111-113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进展研究代欣;苏济月;马小华;张正国;114-116
城市大气环境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李旺霞;117-119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乡村环境治理模式探究华丽芬;120-122
甘肃省乡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李美玲;123-125
技术研究与应用
污水处理厂气味控制技术及其环境效益分析欧阳天一;廖万金;廖荣星;狄琛;刘湛;126-128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探究李光明;129-131
污水处理与固废处理行业臭气治理技术分析覃柳妹;覃保林;黄奎贤;梁杰;132-134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实践探究尹大琪;135-137
粉末涂料生产工艺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揭唐江南;季华斌;138-140
原子荧光技术在水环境汞含量检测中的运用陈韵;高瑶;方瑾;141-143
在线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刘敏;144-146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刘雅洁;147-149
城市污水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探讨刘阔;150-152
纳米生物炭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刘嘉敏;刘欣喜;李雨非;吴曾荟;张楠楠;方铮;153-155
环境管理
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困境与对策分析韩奇颖;王浩;李思东;156-158
土壤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合理化建议范培栋;张伯研;贾亮亮;159-161
数字化时代环境设计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路径程婷;范钱江;李媛;162-164
水质监测第三方监测机构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成沔;165-167
政策与法规建设
我国气田采出水回注处置相关政策及问题分析司雷霆;李洋;邢江亚;168-17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李善金;171-173
北极地区船舶倾废相关国际法问题研究何鑫龙;174-176
 

发布日期: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