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河北农业》2025年03期
目录
刊首语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改革这个法宝1
政策解读
中央农办: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6-11
三农论坛
浅析河北省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与展望边立贞;李涵煜;于小淇;12-1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研究——以秦皇岛为例郭亚珂;卢金娜;马斌;赵鹏;16-17
耕地保护的地方实践与对策机制——以石家庄市灵寿县为例何东娟;18-19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与思考王艳娜;20-21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思考张素华;22-23
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藕小池;24-25
秦皇岛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研究邵琳轩;赵聪慧;陶泓康;张丽英;刘朝晖;26-28
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问题研究姜丽君;李江;郭立富;马珊珊;29-30
提升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策略研究何福平;何福军;31-32
电商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陈实;33-34
大数据时代智慧农机的推广与应用孙世超;35-36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黄怡丹;37-38
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的自适应自动控制技术应用林宇航;39-40
传统知识的产权保护赋能乡村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魏伟;41-43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探索邓华亮;44-45
乡村振兴战略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状及路径探索——基于张家口市康保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现状分析杨晶;45-47
粮经作物
基于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分析景艳杰;48-49
优质高产冬小麦栽培技术张贝贝;50-51
自然早落叶棉品系FU75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杨芮;王政洋;张文;曾庆涛;52-53
小麦倒伏情况原因分析与对策——以枣强县为例于丽娜;王红霞;吴红霞;54-55
高温热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和预防措施胡晓红;56-57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闫鹏威;58-59
玉米大豆种植现状及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郑新生;梁希斌;李涛;60-61
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分析赵忠伟;62-63
凌海市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试验初报宋晶晶;64-65
安康富硒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蒋晓琰;66-67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点分析朱明兰;68-69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实践与推广经验任忠顺;70-71
蔬菜园地
河北省二季作区春播马铃薯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彭琮;王彦平;边艳辉;宋子艳;72-73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承德蔬菜种苗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李平;刘斯超;唐丽丽;74-76
赤霉酸和水杨酸对种薯出苗质量的影响王忠志;史可佳;76-77
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发展论述海秀梅;78-79
甘薯新品种选育及品质特性研究朱浩;80-81
早春地膜马铃薯“双高”栽培技术分析张媛媛;82-83
定西市马铃薯种薯产业现状及微型薯生产研究杨富宝;王亚珍;84-85
土肥植保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经济效益分析李品;何爱英;86-87
缓释肥料在花生种植中的施用效果吴垠宽;88-89
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阎良辰;90-91
水溶肥料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曲文亮;92-94
水稻根腐病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余永凤;95-96
植保技术创新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率的提升研究李娜;97-98
农业灯诱害虫图像识别技术及运用陈会宽;99-100
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探讨郝士龙;101-102
松褐天牛防治技术与策略张杰;苏宗然;于丽娜;张菁;王志红;董春雷;103-104
果树花卉
高档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研究户卫焉;105-106
葡萄防日灼管理要点李洪军;王立森;梁巍;107-108
果园生态系统中果树与昆虫的相互关系李继发;109-110
枣树常见虫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研究申锋锋;111-112
畜牧水产
寒冷天气对蛋鸡免疫系统影响浅析吴畏;113-114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养猪业安全生产饲养环节监控分析葛淑琳;115-116
蓝狐日常饲养管理注意事项郭强;117-118
猪肺炎支原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病症与防控技术劳荣坤;李庆志;119-120
强化动物产地检疫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刘起月;121-122
浅析稻田养鱼的利与弊王建平;123-124
畜牧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与挑战田茂源;125-126
鲤鱼疫病防治实用方法徐会兰;孙家强;刘洪珊;张洪志;127-129
无公害草鱼常见病害防治与养殖技术探讨马东海;苗英林;129-130
藕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贾景瑞;131-132
易县磨盘柿 柿柿如意2+133
隆尧泽畔藕刘伯洋;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