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农业工程技术》2025年05期
目录
特别关注
着力打造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国家南繁硅谷建设本刊编辑部;4
只争朝夕 干字当头 狠抓落实 高质高效完成全年“三农”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召开干部大会本刊编辑部;5
专题报道
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本刊;6
接入DeepSeek借力人工智能 辽宁12316开启智慧金农服务新篇章李玥;7
科普驿站
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原野”——AI视角下人类文明中的“农业信息化”温靖;郭黎;王应宽;8-10
环球纵览
美国中西部的首家农业机器人工厂开业王毅平 ;王应宽;11
农业科技改变了欧洲的马铃薯产业王毅平 ;王应宽;12
Carbon Robotics推出新功能满足全球对LaserWeeder的强劲需求王毅平 ;王应宽;13
农业工程信息
基于YOLO的复杂环境下朝天椒成熟度的检测研究于翔;朱方丽;沈美;周小林;14-17
曹县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的实践与效益张兴仁;18-21
多传感器融合的水稻秧棚苗床整地机行进稳定性控制洪德誉;刘成阳;梁斌;吴延壮;22-23
黄田农场数字化技术在葡萄种植管理中的应用曹雅乾;24-25
辣椒智能化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房启超;谭治中;26-27
设施蓝莓病虫害智能化监测与防控刘远彬;张加超;28-29+34
甜菜收获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吴淑琴;王洪杰;郭海杰;郑晓东;30-31
小麦栽培的智能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赵学永;32-34
玉米智能化收获技术的优化与农艺融合姚型磊;刘昌炎;吕勇军;35-36+43
小麦病虫害信息化预警技术应用吴丽华;范英华;37-38
玉米种植精准灌溉信息技术提升路径李义龙;39-40
安庆水稻病虫害的信息化监测技术孔海英;41-43
农业信息技术在山东聊城大豆种植中的应用王立新;44-45+48
济宁糯玉米田间管理信息化优化魏玉友;高忠诚;程营玉;徐海斌;46-48
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动态监测体系构建赵玉娟;49-50+64
智慧农业背景下小麦生产管理优化邹艳民;51-52
水利实时监控系统减灾增产效果分析隋贝贝;53-54
农田水利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孙燕;孙谦;陈作义;孙祥宾;55-56
绿色大棚种植西红柿技术分析周建中;57-59
云南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玉米病虫害防治皮福坤;60-61
小麦浅埋滴灌技术的高产种植要点及推广策略于京湖;62-64
信息技术在山东邹平市韩店镇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夏玉莲;65-67
山东招远节水灌溉信息化应用实践李金妹;李昕洁;姬浩翔;68-69
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中的应用与建议成辉;70-71
智能终端配肥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陈晓玲;72-73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促进策略探究姜大伟;74-75
信息技术驱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白瑞芬;76-77
苹果园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控技术探析李新新;78-79
平阴县小麦智能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刘甲文;80-81
辽北地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玉米高效种植及成效窦淑华;82-83
宿州市花生病虫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技术陈在明;84-85+90
信息技术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张占虎;86-87+90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信息化监测现状与思考沈阳;88-90
德惠市智能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考和建议王彦广;91-92
植保无人机在辽西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王亚茹;93-94
山东唐庙镇樱桃种植智能化管理技术徐龙正;95-96+103
数字技术驱动湘潭市低碳农业发展探究方威;李若凰;97-98
高台县信息技术助力农业节水灌溉郭光辉;99-100
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及农业信息化应用商艳兰;101-103
山东玉米种植监测信息技术的应用李环环;刘孝峰;104-105
玉溪绿色植保病虫害防治对策潘佳;杨迪;106-107
乡村振兴
热科院品资所科技平台运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陈丽珍;申龙斌;刘永花;唐弼;刘少姗;108-109
基于数字平台的乡镇农产品营销策略王方方;110-111
智慧农机助力巴东县乡村振兴的作用及策略雷功学;袁龙山;112-113
昌吉州农产品数字化生产与市场应用廖慧萍;114-115
商丘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实践探索杜星佑;田雪珂;116-11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李杰;王之梅;118-11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高效发展路径秦艳;120-121
乡村振兴背景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刘富云;122-123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共同富裕促发展尤靖锋;124-125
乡村振兴视角下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朱子婷;袁哲;吴佳怡;126-127
技能培训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效的措施曾祥勇;128-129+136
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创新刘庆磊;130-131+13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本位”的制度回归吴桂秋;132-133
“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刘静;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