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05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年05期
目录
本期视点·理论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超越的四个维度李军刚;徐毓;5-7
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成就、困境与完善路径吴岱芸;8-1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其时代价值孙皖辉;11-13
产业经济·区域发展
我国中医药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的时代契机与策略选择——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的研究庄梓洁;林彬;14-17
韩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启示黄汉瑛;周亚东;17-19
新形势下石家庄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肖培;谭鑫;张焕景;李海娜;20-23
金融支持对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分析齐晓培;23-25
产业政策·经济与法
非法种植工业大麻行为的司法认定困境与对策研究刘磊;姜凯;26-28
共同富裕视阈下的法治保障路径研究田冰;29-32
警医联动视角下重大医疗纠纷现场处置策略探讨马欢;32-34
科技创新·技术转化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研究赵一峰;梅险;35-37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吴羽;38-40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传播效果和对策研究邵冉;郝奕;41-44
基于t-SNE数据降维法与组合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代康;谢凯;李欣;李鹤;44-46
基于移动虚拟社区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传播研究许欢;段晓莉;47-49
基于峭度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信号提取重构张霄翔;刘林顶;宋德宽;马建明;吴明宇;49-51
科教评价·人文分析
浙江省船舶绿色低碳改装的挑战与对策齐静宇;52-54
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历史演进、深层动因及其对策研究刘静;胡笑天;马腾飞;55-57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逻辑分析方瑶;舒厚婷;58-60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普发展与对策研究杜浦;钟雨桐;白世杰;梁静;朱欣然;60-62
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研究的现状、特点及展望——基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视角陈晓;63-66
兵团精神赋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作用与路径研究吕若南;66-68
青年白领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路径探讨——基于荆州市青年白领思想政治认知的调研杨鹏;成浩;罗明扬;朱磊;69-72
高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镇江市为例刘潇;72-74
海南儋州调声活动的场域嬗变及其现代化价值李婧;黄文青;75-78
网络医疗众筹项目筹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代海明;78-80
协同理念视域下本硕师范生协同成长的必要性与基本路径贺冰贞;金如委;81-83
全国6家医疗机构护工管理现状分析邹俊;范琼瑛;吕一星;王亚楠;曾春梅;83-86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存在论哲学的差异探究胡大生;87-89
“秦世不文”辩说——秦代文学“尚质”文风对后世文章美学追求的影响梁淑辉;90-93
高职教师OMO教学模式的参与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长沙高职院校为例谭乐平;杨夏;93-96
数字时代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融入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研究周莹莹;97-100
新时代农科院校礼仪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丹丹;顾蓉;林何莺;李燕;隋超;张妍;100-103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综述王素;104-106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李友莉;106-109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高校团学活动创新路径探讨——以安徽中医药高专“十八岁成人礼”品牌活动为例张宇;110-11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困境的表象与突破张绪婷;尹贤彬;113-115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张芮涵;赵志艳;屈慧敏;李妍雪;116-118
川渝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学英语发展现状研究叶丹;罗欢;豆国军;杨秋;118-120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曾俊;宁德业;121-123
产教融合·人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与探索巩固;李静;王小林;124-126
数字化时代常州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孟旭;曹霞;郭炎;127-129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张徽琳;130-133
“医-养-康-管”四位一体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杨莹;向应东;王相勇;汤殿琪;133-135
基于“1+X”视角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蔡济众;136-138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董存仁;138-140
贯通外培项目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高慧;李思;141-143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为例穆春燕;王刚;陈珊珊;陈靖雯;143-146
红医文化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侯香;147-150
“希望工程·无限极快乐足球”支教对志愿者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卢新伟;康楚意;申向军;150-152
短视频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王雯敏;张镇;曾喆;153-155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赵杨;张美生;王庆军;156-158
规则意识与工匠精神融入《工程计价》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李国良;朱恩粉;王羽婕;李玉磊;159-161
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为路径的实践育人探索李秀;162-164
教随产出、产教同行:职教出海2.0背景下职业院校境外办学路径优化研究宋晚荷;165-167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路径研究夏瑞霞;168-170
科教论坛·教育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创新路径及教学评价模式研究王中伟;171-173
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新的十大转变研究蔡明干;174-17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王海彦;177-179
数智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张鹏;陈士勇;郭吉茂;180-18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机制探究张晓;183-185
基于学习风格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以《猪生产专项技能训练》为例张亚琴;186-188
中医“治未病”思想融入本科医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研究郑曦;柯阳;王荫南;188-190
“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王钰云;191-193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论:基本规律、基本矛盾与基本原则罗湘衡;193-196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李明;197-199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成诺;200-202
“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托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高职《婴幼儿心理发展》课程为例刘菊;203-205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数学可视化教学探究邢倩倩;梁佩佩;206-209
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院校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探索夏娟;陈晓倩;209-211
红岩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陈香姑;212-214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研究梁丽娟;刘莎;214-216
管理世界·行业实践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丁建汀;汪新宇;217-219
武威市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研究史丽云;220-222
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付美珍;223-225
县域社会治理整体框架下深耕网格管理的思考和建议许道杰;226-228
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与创新——以西安市Z区为例周澜;付宇婷;229-231
企业文化建设背景下企业软实力的提升路径研究李丹;232-234
铁路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对策研究谢恩楼;235-237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应用与推广唐强;杨玲;238-240
当代民航精神视域下飞行学员作风养成路径研究张帅;241-243
高校开展重大政策审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李强;243-246
高校智慧教室建设应用及管理实践的思考曹旭;刘宏志;段道功;247-250
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研究刘祥基;250-252
ERG理论视角下新教师有效参与课后服务的激励路径探索唐淑婷;刘慧琴;陈姣姣;253-255
民办本科高校教师参与有组织科研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广西为例韦玮;256-258
湖南高职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才引进对策研究周杏;钟焱;259-262
新时代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陈真;262-264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融合研究沈珏茹;普忠鸿;265-267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全人能力分层提升策略研究——以ChatGPT为例丁丹;王晓娜;班戈;268-270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张莹;271-274
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周贝贝;274-276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下粤港澳医药院校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的构建刘宇;277-279
“双高计划”背景下医学高校馆员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宋静;280-282
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赵丽;李洁;马玉霜;283-285
职业院校女教师思政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廖文丽;莫文艳;286-288
 

发布日期: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