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11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11期
目录
本期视点·理论前沿
习近平关于奋斗的重要论述的哲学逻辑及时代价值唐正超;5-7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龙鸣杰;7-10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及其守正发展蒋永杰;裘梧;11-14
比较视域下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程恩思;孙淑军;14-17
产业经济·区域发展
石家庄市R&D经费投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王燕;张陆行;李国强;18-21
文旅融合视域下吊脚楼营造技艺旅游开发路径研究李旭;21-23
深圳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分析与对策研究魏兴华;庞弘燊;周延蕾;钟秀梅;毛丹;徐筱淇;王亚可;张云;24-27
大学生返乡创业助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研究谭亚美;27-29
产业政策·经济与法
乡村产业公共法律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蒋如意;30-32
基于被害人心理探讨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侦查对策高畅;33-35
科技创新·技术转化
基于Kano-AHP模型的老龄友好型社区评价体系构建陈美怡;杨一茗;36-39
多维数据赋能AHP-Fuzzy评价法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薛静云;张银环;黄蓉;40-42
基于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讨共享自习室创建与未来展望——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何佳;张越;魏梓汭;袁晓莲;张宁浩;曹译匀;43-45
科教评价·人文分析
广东省资助政策及助学贷款的政策知晓度研究与政策宣传建议周玲丽;罗炫科;林健乐;46-48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同的整体性把握郝芳;49-51
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J省N县的调研钟倩;刘泠泠;吕思琦;52-55
高校青年工作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NKI(2000~2022)数据陈诗萌;55-57
美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的制裁及启示刘静;夏鹏;马腾飞;58-6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德育模式创新分析罗雅丽;61-63
网络“圈层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郭婷婷;杨辉;64-65
卫生机构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政府公共卫生意识变迁全雨小;66-69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对策分析黄乐远;69-71
融媒环境下镜头语言运用技巧研究李全;72-74
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与创新推广研究——以中国结为例滕翠翠;高雪娇;74-76
产教融合·人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张永;贾宏葛;王超会;李晓生;林蔚;樊姗;77-79
校企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赖利平;刘宸菀;刘存;潘伟男;79-81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会计教学的研究吉正轮;82-84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实践朱玥霖;84-86
河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朱哲伦;刘金帅;87-89
“三全育人”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育人融合路径研究黄兰;黄正宽;89-91
基于产教融合视域的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研究马健;盛魁;蒋明音;张钰彪;92-95
新时代高职生诚信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胡晓红;95-97
长征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周郑力;98-100
“1+X”证书背景下邮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张蕊;100-102
深化产教融合优化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李志伟;103-1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印波;杨刚;蒙华;105-107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讨王景;108-110
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周宜蓓;110-112
高校思政课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房丽娟;113-115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于双洋;朱花;刘静;116-118
基于多学科诊疗体系模式的整合式教学方案在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中的应用唐全兴;119-121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路径研究谭敏;王宪庆;陈靖;黄珊;曹浪;121-123
语言服务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于子翔;124-127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化工类专业线上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陈艳丽;陈卫东;127-129
科教论坛·教育创新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论纲邱龙虎;130-131
《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冯改荣;王瑜玲;132-135
抗疫育人视角下高校医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施博书;秦雪;李旭东;秦榕;136-137
信息化背景下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创新研究芦薇;刘凤娟;李昂;138-140
理论与实践融合模式下的高校公选课程教学探索程鹏飞;王艳;章彬;140-142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探索蔡佩;143-145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中职学校思政育人路径研究刘佳佳;146-148
基于课程思政导向的中医教学探讨张丛;148-150
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研究樊雅琳;151-153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诊断学实训教学策略研究郑婷娜;153-155
微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邓璐璐;156-158
基于校企合作的《Web前端设计》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章懿雯;苏新;陶硕;158-16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抖音APP的路径研究唐瑜羚;茹鹏蓉;李秋蓉;刘锦康;161-16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马正一;163-165
课程思政背景下法学专业鼓励引导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许维安;166-168
基于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线上教学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张凯艺;张潮;付湘;168-170
能源动力学科交叉下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葛亚;何清;陶实;林有胜;171-173
融品德教育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思考廖鹏泰;173-175
工科应用型线上实践教学建设困境与对策分析薛鹏;任鹏飞;郭壮志;雷万忠;176-178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价值及实现冯逸群;湛瑾璟;黄丽;178-180
基于对分课堂与OBE的“绝对优势理论”课程思政探讨胡志伟;181-183
基于“00后”特点的民办本科高校《微生物学》教学探索王晓用;王凯荣;安佳清;曲殿域;183-18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刘文超;186-188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齐康;陈祥瑶;闫昊;蒋龙;张莹;188-190
贵州本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李莹;191-193
“小岗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可行路径雷乐街;王强;193-195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改革策略研究李银成;苏宝玺;申文;196-198
“互联网+”多维互动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应用陈白云;198-200
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郑芳;闫晨蕾;201-203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两类课堂优化融合的对策建议——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易三桂;刘宗灵;黄世稳;204-206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彭建安;207-208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杨莉;209-211
路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崔灿;杨化奎;温巍;刘志斌;211-213
管理世界·行业实践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策略研究王大伟;杨帆;214-216
做好新时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思考梁爽;216-218
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与“导学思政”融合模式研究卢江涛;翟雨翔;杨红娟;219-221
社会网络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新媒体建设路径研究高嘉祺;221-223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陈贺龙;解凯;段军平;224-226
大学生专业兴趣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潘智琦;226-228
新时期社区教育助力推广普通话的路径研究于娜;229-231
纳什均衡理论下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设置研究韩冬梅;232-234
高校辅导员选留现状及路径优化何文举;张瑜;花芸;235-237
诚信教育赋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讨王耀南;237-239
现代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冯立元;季云峰;王霓;顾卫华;240-242
可行能力视阈下大学生人格发展体系的构建与探索王俊;243-245
“双碳”背景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周英贵;杨亚冬;杨百忍;245-247
1+X证书制度下化工类专业课教师发展策略探究徐晓多;248-250
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的混合模式构建与探索王琳清;250-252
双因素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袁巧;253-255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分析唐玉兔;丁杰;255-257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陈博;陈楠;258-260
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智能制造专业建设探究刘宏伟;杨锐;260-262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冉晨;263-265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谢菲菲;266-268
《种子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实践于月华;玛依拉·依不拉音;任毅;269-271
土建类“产学赛”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邢欢;赵中华;翟蕾;271-273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科技管理改革的思考金霞;徐亚东;274-276
新时期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探究赵欣;276-278
中职班主任对班级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研究武媚;279-281
图书馆管理文化核心精神的构建策略郝凤琴;侯敏;281-283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创新探究王浩;284-286
公共馆总分馆制对大学图书馆分馆转型升级的启示孔莉;王璐璐;286-288

发布日期: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