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文教资料》2024年12期
目录
语言文学研究
英汉“break”类状态变化动词句法-语义互动对比研究杨璐潇;3-6+11
中国新诗英译策略的演变——从《现代汉诗选》到《中国新诗百年选集》朱文艳;7-11
公众考古视域下的良渚古城遗址外宣英译策略研究戴喆;12-15
论崔融的边塞诗刘庆欢;16-19
后殖民视野下的《我爱比尔》研究史濛;20-22
莎剧《哈姆雷特》中的暴君叙事策略研究田钰莹;23-25
从被害到加害的身份转变及悲剧成因探究——以艾米丽和郝薇香小姐为例胡丽娜;26-28
哲学史学研究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研究韩锐;29-32
异构同质: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之比较田裕晖;33-36
清末教习聘任制的发轫、特征与启示——基于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考察黄新;肖菊梅;37-40
街头诗运动中群众参与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启示陈元明;陈旭;41-44
在义理与考据之间:以张尔田的学术路径选择为中心李含媛;45-48
思想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坚持和运用薛燕利;49-51+65
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探索童莹芳;邓立明;52-54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刘亚;陈元惠;55-58
试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王玲霞;蒙思静;59-61
思政大小课堂融合对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影响研究王彬;62-65
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探究——以宜昌市为例胡梦姚;潘涛;姜晓艳;66-70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哲学探源张梅花;71-74
图像叙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李智勤;郭劲松;75-78+82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综述左香草;79-82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优化路径舒晴;83-86
数智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化的价值与困境吴琼;87-89+96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吴复雷;邱岭;肖琼;90-9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路径秦倩颖;93-96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启示——基于全国部分高校典型案例经验研究陈巧;刘丽;97-102
弘扬延安精神促进青年价值认同的四重维度探析罗远文;103-105+109
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王会芳;106-109
教育教学研究
陈鹤琴玩具思想内涵及其对幼儿社会化的启示邹惠珍;陶志琼;110-113
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原则与策略吕文超;114-116+125
数字时代幼儿园大班STEAM课程建构研究方美红;117-121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张亚;122-125
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李雅文;126-130
小学中高年级民族器乐作品欣赏单元教学策略探析郜筱曼;131-133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为例刘晨;134-136+140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引导策略探究于百慧;137-140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江苏高考改革新政策王凤;141-144+163
基于UbD理论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房贺贺;145-148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的策略探究邢琳;149-151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倪盛盛;152-155
职业技能大赛如何将“以赛促教”落到实处——基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李丽;吕宏灵;156-159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黄晓娥;160-163
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策略研究王秋铭;164-166+171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项目融资”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陈中钰;司马宏昊;167-17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路径研究邓茜瑞;胡少明;172-175
多元读写教学法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讲述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刘秋喜;176-179
理科师范生STEM教学行为意向的实证研究劳荆华;蒋慧蓓;180-186
智慧教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陈秋玲;187-189
基于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高校隐性课程设计思考陈怡;190-193
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与评价改革研究李淑雯;何雪;194-197
体育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建构研究陈昕阳;邵林海;198-200
文教资料征稿启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