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01期
目录
职教论坛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教学创新的路径研究童元松;丁洁;1-4
广东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李宾;马涛;5-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陈海红;张慧敏;10-15
高职教育建筑设计专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厦门为例何朝辉;15-18
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实施价值、机制建设和实践路径孟清;邹春杰;颜红叶;19-22
城市建设与管理
淮安市中心城区住区发展策略与对策研究马宏贤;23-27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杭州亚运会为例李远辉;岳敏;27-29
企业经营与行业管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白丹;江展鹏;30-32
数字化转型、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基于江苏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周韵晨;张婷;李浩;刘婷;33-35
区块链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分析邝翠芬;杨振波;36-39
职业心理在服务型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体现汪祝华;39-41
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史永乐;杨路想;42-44
数智建设与技术应用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方法严倩;45-47
教育与教学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提升策略龚晓东;王晓梅;48-50
“三全育人”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赵晓;51-53
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赵思佳;尹婷;雷群泌;54-57
教育元宇宙下的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究陈雷;58-62
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实施路径研究朱丽娜;石本立;许林阔;62-65
欧盟30年职教一体化政策法规研究王楠;刘昂;66-69
以属地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地方文化认同教育路径探析吴明亮;刘金枝;朱广兵;69-72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个性化教育研究冯冬雪;73-76
基于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下的高校公共体育审视及对策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熊少波;朱荣;77-80
大学生锻炼促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启示叶绿;赵月辉;80-82
专业与课程
“智改数转”时代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温艳芳;83-86
人工智能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冷奇芳;帅燕;87-89
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究杨克敏;90-92
OBE教学理念在“R语言与生态建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陈宁;王学锋;93-96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涉老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田洪伟;叶茂;96-98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数学课程群的建设李艳秋;高斌;99-1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型高校法学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王玉臻;田晓庆;102-104
应用型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探究——以MIDI音乐制作课程为例王春刚;105-108
新时期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改革实践研究高常飞;杨启霞;109-111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职英语AI智慧教学研究豆玲玲;112-115
基于POGIL理论公共关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辛刘方;116-119
音乐应用情境下的高职键盘和声教学实践研究王葳;120-123
“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下的西餐双语教学实践研究许文广;孙小明;124-126
人机多元反馈模式对高职生英语写作质量提升的对比研究金晶华;谷嵘;127-130
基于TPACK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贾慧婷;130-133
基于双PBL模式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王丹;134-137
语言全球化视域下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与改善策略翟旭萍;138-141
论传统人物画的故事性表达——以《洛神赋图》为例韩放;142-145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李红;146-148
教师与学生
“00后”大学生日常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王海晶;李秋潭;刘歆立;149-15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研究生就业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欧阳胜权;方春露;152-155
嘉庚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路径研究李志佳;156-158
产教融合下“双师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应用——助力学生留企就业温廷羲;罗欣;傅玉青;李静雯;159-16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实证分析——以海南高职院校为例罗丹;162-165
产业学院背景下教师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李峰;盛素玲;166-169
基于项目式虚拟教研室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探究——以广东民办高校为例陈桂兰;169-172
思政教育与心理学
高职院校学生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获得感”的中介作用王瑶;173-176
优秀文学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王理超;176-178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究——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邹丽;179-18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路径李蓉蓉;丁飞;182-184
校园安全的隐性力量:心理育人复合干预策略研究曹艳梅;薛云珍;185-189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创新实践研究杨栋;畅春霞;190-194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王森;195-198
农耕文化融入农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证研究——从“思政课边缘人”现象谈起吴林;周建姿;198-201
发展型资助体系下受助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陈珏;202-204
红色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陈默;205-207
征稿启事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