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03期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03期
目录
特别关注
系统思维融合的生物工程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张吉喜;漆超;罗彦凤;蔡开勇;1-4
“发展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探析沈映春;李跟强;赵雨涵;5-8
数字化背景下军校外语教师能力素养结构模型研究尹清山;李兰杰;薛渊渊;张语轩;9-12
专题研讨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国别文化类课程教学研究文婷;13-16
浅析军队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王可青;齐子森;范宏程;17-20
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体系关系矩阵构建研究李晖;陈燕明;黄伊琳;21-24
提升学生学术诚信意识 营造诚实守信良好学风黄文;谢珊;张瑜;25-28
数字化智慧教材开发及教学设计应用——以“悬挂物管理系统”课程为例王殿宇;王恒新;张印明;窦泽超;29-3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效果评价张华;曹乾;宁俊康;33-36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专业分类评价的探讨——以肇庆学院的本科专业评价为例李佩环;张伟;37-40
“信号与系统”新形态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的思考于燕婷;曾海燕;李龙梅;41-44
ChatGPT架构下课程智能教学助手建设探讨李冰;鲜勇;雷刚;苏娟;45-48
“1234”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崔杨;张义喜;周静;吴靓靓;49-52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张艳华;赵雪;刘为民;要南南;霍丽霞;53-56
教改创新
面向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的“生态水力学”课程建设研究唐彩红;张尚弘;57-60
“双万计划”背景下“流体力学”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刘宏升;贾明;张博;61-64
留学生“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黄蓉蓉;衡伟利;缪文俊;65-68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针;滕国伟;张俊杰;蒋皆恢;69-72
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混合教学模式张建萍;李树伟;史瑞军;73-76
基于过程域能力模型和课程基线的专业综合设计教学改革刘魏宏;陈才学;张莹;77-80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土壤学”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肖荣波;王鹏;黄飞;81-84
基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以“健康评估”课程为例段朝艳;张琼;杨海霞;85-88
探索与实践
地方性工科院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张海波;周威;89-92
知识图谱助力的本研贯通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刘娟;金明;章联军;93-96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多元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余雪松;罗雄明;贾伟章;李明;97-100
“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郑天清;101-104
共生理论视域下一流学科教师党支部建设模式探索吴锋锋;孙琳琳;105-108
研究生课程思政“一柱二阶三梯”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某医学院临床学院为例鲍凤香;胡蓉;109-112
新文科建设中“统计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饶欣;袁媛;113-116
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探索——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例高颖;郭世纪;张晓雄;沈宁;117-120
多层次项目式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杨永兆;黄晓峰;121-124
教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的探讨——以“药理学”课程为例林彬燕;125-128
课程思政融入药学专业教学探究——以“药剂学”课程为例刘腾;郝吉福;牟艳玲;129-132
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以“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为例梁杨;周俊;牛文莉;王占领;133-136
“药剂学”课程创新:思维引领与科创融合式教学李英鹏;137-140
地方师范院校“电磁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王友文;王志腾;宋亚菊;张登玉;141-144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以“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为例刘平;诸慧琴;唐宗英;晏青华;145-148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途径分析彭岩;149-152
智能制造专业群数字化转型研究——以深圳技师学院为例彭旭昀;潘典旺;153-156
“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案例挖掘顾仁萍;赵芳;卜佳;157-160
学生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贵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赵萍;161-164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师范生培养方案研究周东杰;165-168
“三全育人”理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综合力提升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谢峰;169-172
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路径研究李轶;王敬;陈小霞;173-17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陈海华;刘燕;胡昱;177-180
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创新袁柱;181-184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路径探讨孙曜;185-188
 

发布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