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河北画报》2025年03期
非遗研究
符号学视阈下地方特色非遗的视觉符号提取与文创应用策略——以淮阳地区非遗文创为例
杨慕荣1-3
襄阳舞蹈类非遗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南漳东巩高跷为例
李君琰4-6
译介学视角下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张光召7-10
非遗文化在高校"双创"发展路径探索——以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为例
邰晓霞 张静 曹顺兴11-13
北京中轴线建筑、装饰与典故文化遗产元数据库设计
宋玥琪14-16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探究——石家庄藁城丽阳晒醋包装设计实训项目
郎立格 蔡玉静 陈静17-19
非遗传承视角下高职书法活态化教学策略
刘缇20-22
文旅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乡村民俗节庆旅游品牌化发展对策研究
孙若涵23-25
河北"非遗"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史京娇 翟晶晶 朱云柯26-28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长征文化体系研究
林粤番 陈媛 刘永华29-31
文旅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风情小镇的顾客需求及产品创新研究
邓楠 许凯 黄天婵 谢安祺 普苑菲32-34
大学生祯埠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以杭州钱塘高教园区为例
龚心秀 柯丹35-37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老挝沙耶武里省大象节文化解析
徐郦38-40
"红小达"主题潮玩IP形象的塑造与应用研究
林常君41-43,186
美术与设计
基于AR技术的校园招聘雇主图书设计与应用研究
韩清 李湘44-46
传统美术色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骆振华47-49
手卷媒材与文人形塑:钱穀《鹤林玉露合卷》的图文转译研究
林永琦50-5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马金立 苏航 孙锦源53-55
数字时代AI艺术语境下的油画创作探究
王峥56-58
图像艺术对油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叶晟59-61
美术与设计
AIGC赋能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机制研究——传统文化与智能化设计的协同融合路径
李嘉伟 任群 张莉62-64
装置艺术在舞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研究
王志英65-67
瓷和铜材质在雕塑创作中的艺术表达
白山68-70
西藏当代绘画的地域性特征思考
孙雪缘 陈敬林71-73
油画《天安门前》赏析
李佳臻74-76
雅致之美:宋代珍珠花钿妆审美在现代珍珠首饰设计中的传承
朱婉菁 邝慧仪77-79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纽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赵孔进80-82
历史展览馆展示空间的设计创新与美学呈现
张延庆83-85
数字媒体时代动态广告设计创新策略研究
武舒宁86-88
崖柏根雕技艺与现代雕塑创作的结合实践
吴民89-91
美术与设计
壮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覃桂桃92-94
绿色设计理念在产品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林柯宜95-97
从文化交融到设计创新:中俄文化交融民宿设计研究
李夏98-100
传统文化元素在计算机广告制作教学中的融入途径
李飞101-103
超现实主义美学对游戏视觉风格演进的探讨
何佳 米娜104-106
图像学视域下西藏共用形纹样的审美表达
郝嫘儡 陈敬林107-109
色彩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杜伟110-112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在图像时代中的发展及"现代性"表现
邓琪颖113-115
国产数字游戏的传统文化叙事分析——以《江南百景图》为例
郑家幸 李晋116-118
融媒体语境下河北武强年画的创意衍生与传播策略研究
孙继梅119-121
音乐与舞蹈
《浪淘沙》
陈雨婷122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徐玉兰122
现代音乐编曲中我国古典诗词元素的艺术表现研究
程丹123-125
《鸿雁》演唱中的蒙古族音乐特色与情感传达研究
张慧雯126-128
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绘画性——以前奏曲《平原上的风》为例
李昱昊129-131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研究
范丽丽132-134
打击乐社团活动开展与教学改革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蒋聂135-137
高校声乐课程多元化评价模式研究
蒋黎明138-140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杨佳颖141-143
美育浸润视域下淮剧文化审美价值研究
宋克歆 黄燕君144-146
音乐与舞蹈
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曼147-149
梨园戏演员曾静萍的戏曲表演艺术理念探究
李琳150-152
影视传媒
莫将"新闻短视频"等同于"短视频"
宋骏 陈军华153-1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路径研究——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例
韦艳秋 刘钰瑶 谢诗琴155-157
虚拟现实技术对科幻类影视作品美学风格的影响
刘梓钊158-160
晋国历史故事主题下高校动画专业《漫画创作》课程企业项目式改革研究
贺跃龙161-163
数字时代短视频赋能留学生《汉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以南宁数字科技学院为例
郭继耿164-166
艺术研究
诗歌
郭长岭167
言意之辩: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学本质探讨
袁琳 王雪168-170
传统缝纫技法在服装工艺中的分析研究与创新应用
冉竺仙171-173
艺术研究
乡村振兴精神与乡村文化自信的构建
董丽174-176
媒介融合视野下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宣传路径探索
董洋177-179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绘本中的应用
王欣雨180-182
"七个着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研究
牛翠瑶183-186
艺术教育
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素描速写》为例
杨姗姗187-189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产教融合路径与实践研究
熊艳190-192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推普实践探析——以四川音乐学院"蒲公英计划"为例
李妍利 朱霞193-195
跨学科复合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
杨依依196-198
高校语言类课程美育建设的实现路径探索
罗亚菲 彭诗岚 余潘199-201
数字经济战略背景下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提升路径研究
刘橹 刘军202-204
艺术教育
探索高校摄影教育的革新路径
陆晓玲205-207
乡村振兴背景下"专创融合"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河北地区县域特色农业品牌设计为例
蔡玉静 郎立格 田新英 陈熹微208-210
乡村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王琪211-213
数字技术与高校美术学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
黄茜文214-216
新学科目录背景下高等艺术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实践路径
范丽辉217-219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课程教学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的研究与实践——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单江东220-222
基于CDIO理念的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构成设计》为例
马乐 崔威海223-225
环境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
刘鹏圣226-228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的品德培育探索与实践——以《中外舞蹈简史与作品赏析》课程为例
袁文彬229-231
高职艺术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探讨
夏津232-234
艺术教育
数字化视域下的民间美术资源在高职美育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唐慧妮235-237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刘超杰238-240
民族音乐文化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
李丽241-242
作品赏析
悬挂在空中的古村落(山西宁武悬空村)
高霞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