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河北画报》2025年02期

河北画报》2025年02期
非遗研究

基于符号语义的非遗“秦淮花灯”现代设计研究
黄克瑶

1-3
非遗文创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董少卿崔莉高斌

4-6
“互联网+多语言+非遗文化”模式应用策略研究--以广西龙胜红瑶服饰文化为例
张淑涵吕祖胜

7-9
智媒时代衢州非遗数字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
王刚

10-12
曹妃甸非遗芦苇画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艾静蕊

13-15
新媒体环境下壮族天琴文化活态传播策略研究
易明黄朝成卜宁宁

16-18
湖湘非遗表演艺术融入高职美育课程的改革研究
宋佳琪

19-21
数字化背景下河北非遗与设计类专业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冯云玲高雅张佩思宋晴

22-24
广西非遗对外传播途径研究--以全州剪纸为例
张玉娟张鑫

25-27
乡村振兴视域下衡水非遗文化融入高职文创产品设计课程路径研究
崔莉董少卿高斌

28-30
文旅研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欣

31-33
赣南苏区视域下乡村红色云游促进文化振兴对策及路径探析
周艳霞张敏宋世杰

34-36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挑战与解决方案
张明亮

37-39
美术与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山水画创作中的体现
杜文文

40-42
中国传统图案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郑贺心

43-45
民族题材木刻版画创作中民间剪纸元素的运用研究
韩欣洁

46-48
《笔法记》中笔墨理论的意境营造研究
冯利滨

49-51
网页设计中的美学应用研究
张旭

52-54
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现状--集体失语与力求破局
Hu Xi

55-57
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前景
王煜皓

58-60
美术与设计

冲破父权的牢笼--对路易斯·布尔乔亚作品内在力量的心理分析
滕慧斌

61-63
传统村落建筑视觉图像的文化表征--以建水团山民居为例
李冲

64-66
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为样本,浅谈国画人物画的创作思路
李强嫱

67-70
有意味的形式--由“线”看中国人物画的形式美
龚小洋

71-73
嘎玛嘎赤画派唐卡传承的场域变迁与文化适应
冯婧益王海燕

74-76
艺术与再现--科林伍德艺术思想的意义
何奕洁

77-79
工业遗产手工水泥花阶砖形式语言的建构文化及其当代发展的研究
王倩

80-82
西安碑林藏《于仙姬墓志》考略及其书法探颐
魏明辉

83-85
地方农产品包装设计策略--以枫桥香榧包装设计为例
汤昕逸邝慧仪

86-88
新莽官印形制与政策沿革官制的关系
石佑君

89-91
色彩心理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刘善勇

92-94
乡土与家国--四川本土版画创作中的“巴蜀文化”品格与方位
林丽霞

95-97
手织布图案创新应用--以《相由心生》实践为例
徐婧文

98-100
综合材料版画中的痕迹感表达
侯佳健

101-103
数字化赋能广州地区红色文化视觉符号的路径研究
罗靖何丹琳叶剑光

104-106
“唐三彩”制作工艺与美学特质
魏子薇

107-109
音乐与舞蹈

文化自信与传统表现形式:黔南民族芦笙舞的当代意义
蒋龙辉

110-112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
王俊卿

113-115
融媒体时代基于5W传播要素的京剧传承困境与突围路径--以抖音平台对京剧的传播为例
冯玉娟

116-118
职业教育声乐教学中红色歌曲运用分析
郑玉霞

119-121
音乐与舞蹈

文化生态视野下豫南红色歌曲的保护与传承
刘研孙慧君

122-124
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音乐教育优化策略探析
邱紫鹃

125-127
专业认证视域下音乐师范生职业认同提升的路径研究
冯馨慧

128-130
2019—2024年高校戏曲综述研究
李鑫邢玥王润卿于广壮朴美兰

131-133
音乐人工智能对音乐艺术审美的影响
杨韫竹

134-136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杨焱

137-139
新媒体语境下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中式表达策略
朱文婕

140-142
影视传媒

“双创”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短视频创作课程体系转型路径研究
杨脉

143-145
基于西柏坡精神的动画专业人才技能的提升和职业道德培育
赵建松万芳芳张评飞王青侯鑫源

146-148
新媒体背景下少儿电视节目创新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孙玉颖

149-151
美术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分析
李京炤

152-154
论沃克·埃文斯之眼
张李

155-157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
田维野

158-160
主旋律传媒作品创作与实践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解唯洁韦岳鹏赵红云

161-163
多模态视域下抖音“洋网红”短视频对新疆形象的建构
哈力比努尔·阿合曼提江

164-166
艺术研究

基于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河南省优秀乡土文化美育浸透途径研究
王欢

167-169
融合与创新: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策略与实践
张钡侯红霞

170-172
《摇摆时光》中的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陈垚关晶

173-175
凉山彝语借词语音差异分析
伍林萍

176-178
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群众文化活动路径初探
严晨菲

179-181
艺术研究

成渝双城经济圈视域下的成渝两地独立艺术空间运营现状调查研究
杨倩

182-184
中国书法文化在泰国的传播策略研究
潘书惠

185-187
艺术教育

融媒体环境下职业院校《构成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黄金金

188-190
产教融合视域下AI赋能《摄像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王安进

191-193
产教融合:照亮环境设计课程产品思维之路
陆婷

194-196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月新

197-199
新文科背景下“专、创、赛”融合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玉荣

200-202
“五跨四解、三基二核”建设新文科艺术设计幕课群
夏军韦娇林

203-205
基于PDCA模式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策略研究
瞿新忠刘星

206-208
基于美育视角下葡萄酒文化营销课程的实践策略
李雯

209-211
设计专业建模课程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张楚楚周文治

212-214
技工院校美育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刘芳刘琦李征

215-217
基于OBE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翩

218-220
“以美促德,德美交融”实践育人研究路径--“艺彩”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之路为例
赵梦

221-223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学科产学研商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赖伟成李嘉欣张流畅

224-226
探索高校摄影教育的革新路径
陆晓玲

227-2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育人实践工作
王俪桥

230-232
基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需求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钟顾靓莹

233-235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秦怡史娟娟张立存曲海威张倩李霞毋钟毓

236-238
提高美术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与思路研究
黄丽英

239-241
作品赏析

唤醒
胡贝

242-242
王苓瑾作品
王苓瑾

F0003-F0003

发布日期: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