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河北画报》2025年01期
非遗研究
赣南非遗舞春牛民俗的探究——以崇义舞春牛为例
邱海萍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楚雄彝绣文化保护研究
廖嘉琳刁国炎
4-6
匠心筑遗—非遗茶文化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白诗琪温敏伽郑子菡蒲嘉敏邓锦涛
7-9
大运河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研究——以河北段为例
张曼青郭荣军
10-12
邢台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以隆尧秧歌为例
卢青
13-15
文旅产业
文旅开发背景下乡村建筑风貌特色解析与修复策略研究
章昕丁小芳邵帅盛周颖琦
16-18
数智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梁晓宇窦浩
19-21
湖湘文化视域下珠宝职业教育助力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考与探索
郑平刘清皓
22-24
文旅资源与名家艺术馆融合发展路径探究——以于希宁艺术馆为例
卢超
25-27
“千万工程”背景下浙江省乡村品牌数字传播策略研究
俞越
28-30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赋能沧州地域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
刘悦谢英时张立颖
31-33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杨雯胡可心张恬晔
34-36
阆中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民俗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发展研究
杨知颖
37-39
美术与设计
欧美与中国近代超写实主义绘画的比较研究:冷军与石冲的艺术成就及他们的超写实油画艺术对中国美术及世界油画艺术的贡献
蔡杰
40-44
绘本设计以地方美术资源-平原博物院为例
张欣艺
45-47
东昌府木版年画延展应用设计研究
张丽
48-50
三江农民画在儿童绘本中的运用及意义
吴健纯
51-53
折扇新颜:文创赋予传统的新生命
王文跃
54-56
谢赫《画品》中“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王奥男
57-59
银器的造型与审美表达的探究
孙立颖
60-62
美术与设计
秦印界格的发展与运用
刘钢
63-65
国潮视域下的“红色印记”文创产品视觉化设计与应用
高嵩黄奕
66-69
生态意识的发展及在中国当代绘画作品中的表达
李梦梅
70-72
闽南花砖的纹样特征及在VI设计中的应用
王家祺何增炎
73-75
探析书籍装帧设计中形态结构的表现
王睿
76-78
三四线城市的品牌设计的现状与发展困境——以莆田鞋品牌发展为例
许枫颜舒泓梁斯文
79-81
西汉署书小考——以简牍所见检、楬为中心
孙甲乙
82-84
磁州窑纪年墨书岳飞《满江红》词考
齐守明赵学锋李振路
85-87
新媒体时代下山水国画的传播与发展
王云鹏
88-90
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对群众体育宣传的影响研究
王静
91-93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团队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潘晓虎
94-96
红色文化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
胡之茵
97-99
柯勒惠支版画形式语言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龚圆圆
100-102
浪漫与粗率——社会学视域下的米万钟书法
黄剑斌
103-105
数字化赋能下未来社区中的适老化景观设计探索
高庆武
106-108
音乐与舞蹈
解读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的音乐内涵
翟东宁
109-111
谜语对唱中的“画龙点睛”式辩论技巧分析
帕提曼·比都拉
112-115
钢琴音乐演奏中的情感引导作用及方法
蔡向怡
116-118
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学研究中的价值与传承
张元君
119-121
邯郸红色文化在高师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究
汪娅卓
122-124
音乐与舞蹈
数字时代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模式与前沿技术研究
陈煜丽
125-127
提升钢琴集体课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索
李华
128-130
TTM模型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融合理论研究
邓红
131-133
试论舞蹈服装与道具在舞蹈创意中的作用
姜永庆
134-136
金秀瑶族盘王节音乐文化在舞台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于悦
137-139
融合教育视角下纳入神经音乐治疗学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齐若雯
140-142
舞蹈形体训练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倩
143-145
音乐鉴赏课中的教与学现状调查分析——以长春市某学校为例
赵梓妍
146-148
影视传媒
趣味古文字视频教学推广方法与路径研究
赵乙萱
149-151
虚拟技术视角下影视人才培养研究
邓紫薇
152-154
事理学理论在视频编辑类课程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
韩金洺刘平平
155-157
传媒类原创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实践
解唯洁孙玺茜赵红云
158-160
南山国家公园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梁颉璐
161-163
木偶戏在移动网络媒体的推广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
李敏灵李冰
164-166
短视频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李宁宁
167-169
艺术研究
探索文化馆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杨黎
170-172
乡村艺术馆推动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的作用机制——以德清县乾元镇乡村艺术馆为例
瞿丹姞
173-175
智能化时代地方文化馆数字信息建设探究
申卫薇
176-178
美术交流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文化认同
王亚男
179-181
博物馆资源在学校美术"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
李朔
182-184
艺术研究
消费心理学视域下情感化包装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探析
冯晓琪何增炎
185-187
艺术教育
金课视域下“形象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周俊灵梁华玲
188-190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圣婷
191-193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李晓菲陈业刘世元
194-196
高职院校开展校地融合提质赋能内涵式建设实践路径探索
陈一鸣
197-199
数智化时代应用型民办本科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关珂
200-202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艺术类“三标准四层面六融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机制
李庆祥
203-205
河北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王静彭聪
206-208
探究项目式教学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梅婷
209-211
国际化背景下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环境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董建刘子坤
212-214
高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措施分析
孙芳
215-217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研究探索——以《时尚摄影》课程为例
周良杰
218-220
数智时代广告学专业变革与创新发展
杨欣
221-223
多维技术视角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申艳芳冯诚
224-226
通识教育中美育课程的建设研究
刘棠瞿震
227-229
全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寻
白璐
230-232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应用型本科艺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肖明月杨筱颀强淑宇
233-235
高校校园美育课程的开展形式研究——以美术写生校园人文考察课程为例
孙凌子
236-238
基于职业知识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线课程改革与实践
瞿新忠
239-241
不详
《河北画报》杂志社征稿
《河北画报》杂志社编辑部
242-242
作品赏析
夏军作品
夏军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