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学》2025年12期

大学》2025年12期
院长视野
经纬合力,学风焕新--以学风建设为抓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丁立仲
1-2
专题: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善用“大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景春曹佳欣
3-6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探索
余航田琳
7-10
西藏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思路与实践路径
章国豪王洁琼
11-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价值意蕴、逻辑遵循与实践路径
马志英白钰
15-18
“两个结合”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
吴晓燕王政红
19-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李铁
23-2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
王蕾
27-30
地方师范院校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研究
曹孟贞袁培文
31-34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思路优化研究
匡星星涂文琴林小琴
35-38
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实践路径
张璐
39-42
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王义春敖小锋
43-46
网络舆情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方思懿
47-50
《大学》情况说明
50-50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许小梅
51-54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
孙静玉
55-58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与研究
陈慧
59-62
中国近现代美术历程中红色基因传承路径探究
宋军
63-66
沉浸式阅读服务视角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孙晓瑜李国孟文杰
67-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体化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课高品质课堂的构建
王明月
76-7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李京晏
80-83
“亲和力”视域下开放大学思政课网络话语权建构研究
何敏
84-87
科学无神论教育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析
杨慧琴谭华
88-91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价值、困境及进路
李会芳
92-95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载体合力建构研究
杨净雯
96-99
高校思政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
周敏星
100-103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陈祺牛蕾
104-107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郭楠杨丹林丽莎
108-111
课程思政
线性代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探究
黄成兴王志敏
112-115
能量转换与存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张璐刘素燕胡玲吴昊焦体峰
116-119
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及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姜雪
120-123
“三全育人”背景下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研究
邵兵齐放
124-127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兽医外科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卢德章
128-131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研究
李璐
132-135
书法教育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实践与探索
文志勇
136-139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葡萄牙语教学的路径探索
郑祺
140-143
德育思政
民办高校教师培养与发展人文关怀研究
丁飞悦
144-147
构建思想上的“承重墙”:中医外科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张胜亮卢丹孟永会马尊峰唐挺
148-152
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周跃军
153-156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
靖晶
157-160
德育思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美育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蔡洁胡欣妍
161-164
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
曹梓玥
165-168
高校大学生财经素养与德育互融共生路径研究
张凯
169-172
“五育融合”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任严超王群怡徐啸
173-176
党团建设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李永甜
177-180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
刘南云
181-184
马克思主义研究
从“政治国家”的人为概念到“市民社会”的真实内核--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国家学说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进路
付瑶
185-188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对青年政治引领的独特作用探析
朱雪
189-192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哲学的批判
曹家未
193-196
不详
求是创新
F0002-F0002
《大学》(思政教研)征稿函
F0004-F0004

发布日期: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