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学》2025年11期
名家思评
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丛书总序
周洪宇
1-2
专题 高校“文化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重维度
付晓男刘书邑
3-6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以文育人”的研究--以核技术相关专业为例
乞檬强钲捷谭志园周满
7-10
山西非遗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重构与实践路径探析
杨晶慧
11-14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三维路径
钟婷商建华刘莉陈君
15-18
潮汕红色文化融入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林树集罗紫薇
19-22
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和实践路径探析
孙颖杨怀超李营刘蕾
23-26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赵晓玉孟红松
27-30
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导结合”模式中的创新应用思考
王寒冰
31-34
从“3C”引领到“3I”进阶--重庆高校艺术专业智慧教育
戴小晴
35-38
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探索
帅雨姗
39-42
信息化时代对高职德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探究
范珊
43-4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及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析--以维吾尔语专业为例
娜迪拉·马合木提苏梦洁
47-50
高等教育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思想教育实施保障机制难题及完善路径
潘凤湘张膑月邓彩凤
51-55
会计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王晨
56-59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再现与文化传递问题的探讨
朱海滨
60-63
以学生为中心:内涵、逻辑及实践路径
邸萌
64-67
基础教育研究
大中小一体化背景下新时代青少年实践和劳动教育研究
于林王倩王雅丽商利新
68-72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黄丽辉周银燕
73-76
核心素养下中学数学思想的教学策略研究
马睿文斌
77-80
教材与教法
虚拟仿真在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伟王静文
81-84
葡萄牙语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李文婷
85-88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以牙体牙髓病学规范化培训为例
刘鸿雁李雅灵
89-92
思维导图在大学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李晓伟
93-96
新时代数学物理方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勇霖蔡幸福霍勇刚曹晓岩
97-100
湘江战役资源在设计学科信念教育中的应用
王广英陈松姣
101-104
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进阶式模式在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索占伟胡晓东刘燕妮戴建业陈新平谭雯王兆彦
105-108
教学改革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融合的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广告创意与表现”省一流课程建设为例
金一强孙良睿
109-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于凯西
113-116
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工科燃烧室课程教育改革
刘潇杨洪磊颜世林邓福泉
117-120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专业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改革实践与思考
刘睿郑乐朱森强
121-124
基于CIDO理念的数控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邢剑飞王旭峰王龙刘媛媛李鸿冯伟成波
125-128
AIGC视域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吴亚萍
129-13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常进王贞王娜娜
133-136
融合OBE理念的大数据综合应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蒲晓李国和李张美智
137-140
数字化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闫震宇高可刘玉婉
141-144
新文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朱晓红
145-148
教学体系及课程建设
“数学建模”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机制研究
赵文英马妍
149-152
民办高校大学日语课程建设探析--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
张拓
153-156
接受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刘莹
157-160
教学体系及课程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探索
宫少燕刘艳李宝
161-164
来华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
韩晓宝常青
165-168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及其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左文
169-172
学生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路径探索
邵雅菲
173-176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
黄长征鄢祥锋孙家明
177-180
具有航运特色的信息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袁长峰翟军
181-184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自我认识提升研究
庞辉
185-188
基于科技竞赛的机械类专业学生科研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苗明达贺毅强张元良丁云飞王晓丽
189-192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探析--基于对新时代劳动精神本质的廓清
由畅黄家慧魏文刚
193-196
不详
《大学》(教学与教育)征稿函
《大学》编辑部
F0003-F0003
青年学术委员邀请函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