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学》2025年10期
高端访谈
做好“外”字文章,培育全球人才:新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创新与实践——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
王黎杨毅恒郭伟
1-3
高校建设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路径探索
崔静
4-7
创新“互联网+”下的高校工会工作管理模式探析
刘方卉竹
8-11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师范类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策略研究
史洁琪刘丽丽
12-15
高校党建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姜雯曦王义民李孟钒
16-19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育人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张啸宇江冰洁严慧
20-23
设计美学与网络传播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党支部形象塑造中的有机融合
李沅泽赵飞乐
24-27
一流学科建设视域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成均玉吴昊
28-31
教育管理
双向驱动管理体系下“1+N”研究生导学共同体探索
刘源刘艳富波丁常宏杨炳友
32-35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舒敏萍
36-39
“急诊医学”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与实践
常丽钱晓娟许兰郝玲
40-43
“本—硕—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魏旭
44-47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教学管理的内涵、路径探索
周国丽
48-51
创新团队师生联合党支部立德树人机制与评价体系探究——以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为例
陈亚军李鑫李顶河
52-56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创新性研究
柏杨
57-60
高校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及改进措施
王朝雯于龙凤冷东马晓霞王绍梅
61-64
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基于伽达默尔对话伦理学的思考
罗奕罗会彪
65-68
专创融合推进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文乾韦淑炫
69-72
基于“四位一体”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武惠斌
73-76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123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起航”卓越试点班为例
李会静邱欣杨张利李俊雨陈广
77-80
高校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海南高校设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李崇源
81-84
荆门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高技能人才引育问题探究
邹灏刘金劲彭静刘立兵刘子捷
85-88
基于产教研融合的机电指挥专业岗位见习模式探究
江盟丁泽民余又红祝燕
89-92
试论核心素养的多维结构——基于经合组织的经验
王美君牛丽丽
93-96
新发展阶段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护理人员供需研究
黄金鹤马腾
97-100
“三全育人”视域下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建设路径研究
高昂关媛媛王泓午
101-104
国际化视角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以大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为例
李艾葭刘思瑶张馨月鄢定然代涵颖王谢勇
105-108
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美育社团思政育人的新路径——以“一核双面三环三化”的“美育+”社团育人模式为例
韩林儒
109-112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工程博士培养体系探究
王晓曼
113-116
基于土壤生态学的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李同川魏孝荣邵明安
117-120
“双创”视角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赵津
121-124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孙宇徐微董世荣郑苗苗
125-128
产教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姚国辉
129-132
教师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迟超群
133-136
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特征及其提升路径
史素花杨榴
137-140
OBE理念下工程专硕校外导师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实践
陈思玮郭林范宁吴冬雁余鸣亮
141-144
职教论苑
科技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必要性和策略研究
徐霞
145-148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现状及策略研究
龙曾成
149-152
竞赛奖励制度对高职院校师生竞赛的影响分析——以XX高职院校为例
许敏
153-156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黄蓉蒋朝清余素兰
157-160
职教论苑
党建引领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性探析
扶国
161-164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商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刘彬
165-168
辅导员工作探索
高校辅导员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及路径探新
朱敏浩许红梅李自鹏印宇澄
169-172
“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实践育人路径创新研究
张斯瑶
173-176
辅导员视角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路径
尕永泰田水承吴蒸
177-180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职责研究
王海峰
181-184
社会与心理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庞晓丽
185-188
海外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自助式心理照护方案探索——善用绿色自然疗愈力量
王海星李媛席丹荔洪瑛
189-192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何静
193-196
不详
《大学》(研究与管理)征稿函
《大学》编辑部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