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2025年01期
目录
课题_教育研究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葛双双;张宁;宋帅;侯锡铭;1-4
教育“新质生产力”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业增值评价研究贺张毅;魏爱敏;5-8
高校舞蹈教育在“四链”融合创生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定位与实践策略研究刘晗;9-1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万军;朱梦吟;刘斌;13-16
适应与引领:高职专业动态调整的多元逻辑框架与实施策略吴理门;17-20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困境突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审视与突围阮婷婷;21-24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现实图景与未来路向李洁;25-28
浅析职业院校教师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建设路径杨静;陈珂;秦小夏;29-32
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国际化培训体系建设方案研究段昌东;张伟华;33-36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实践向度与路径选择肖永;夏舒;37-40
高等职业教育协同产业经济发展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葛竞;石应洪;41-44
“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白弋枫;45-48
课题_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路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吴颖峰;49-52
“中文+职业技能”视域下高职院校国际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晓岚;53-56
耦合产业集群的工程建设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研究——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模式宋国芳;玉小冰;何立志;57-60
职业本科数字化管理人才“科教融汇”培养的路径探索马春艳;61-64
产科教贯通赋能职业本科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分析与探索秦贞华;65-68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朱洪雷;代慧;69-72
“交通强国”视域下铁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敖登;73-76
五年制高职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途径及机制研究杨晓青;蔡怡然;何语华;77-80
课题_院校治理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奉光军;陈东升;萧棣;81-84
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维;陈圣明;余黎;85-88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苏晨;胡坚达;农晓丹;89-92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及建设路径探析周凯;赵庶羽;胡廷艳;陈国能;93-96
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高职院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仑;周俊炯;方兵;顾雷;王天红;97-100
课题_教材建设
“新双高”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新型教材的内涵及开发研究王璐;101-10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眼视光技术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以眼镜光学技术为例徐霞;105-108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评价研究吴存华;朱慧贞;109-112
课题_课程教学
PTM促进高职药学专业操作技能提升的探索与实践欧阳熙林;袁章林;廖禹东;邱艳梅;胡迁;113-116
数智知识图谱赋能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邢倩倩;刘晓丽;梁佩佩;117-120
职教本科“立体式”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钱镜伊;121-124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高职食品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孔庆然;徐海菊;125-128
教学能力大赛视阈下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陈庆;王建雄;刘燕;郄元帅;129-132
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戴会娟;133-136
跨界融合新视角下“线上+线下”急救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分析王琼;戚蓉;137-140
课题_专业探讨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化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马远;141-144
职教联盟视阈下环保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李亚;李蓉;蒋云霞;145-148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路径研究秦婧;149-152
基于OBE理念的金融专业“三美”课程设计策略研究马越;153-156
新时代高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的培育策略研究马晰;157-160
教学◆育人◆研讨
思维导图在高职环境保护概论微课教学中的应用姜文峰;马淑敏;华梅志;江陆堂;161-164
AI背景下餐厅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李唐;165-168
“赛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韦庆斌;169-172
家校社共育视域下高职师范生社会情感能力提升路径探讨邢秋迪;张杜娟;173-176
鲁班工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路径研究张俊杰;蔡莺;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