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作家天地》2024年32期
目录
实力文本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孔浩荣;1-4
“黑眼睛”的张力——浅析顾城诗的典型、意境、意象施璐;5-7
希腊化时期幸福思想的探析宋玉娇;8-10
古典文学
明清小说的叙事模式与价值底蕴分析李鸣;11-13
文化自信视域下古典诗歌生命意识的重构路径研究——以宋代家训诗为例田烨阳;14-16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黄子轩;17-19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诗词的英译研究——以苏轼诗词为例付鑫;20-22
文苑纵横
审美的日常——北京市民生活方式变迁的40年宫浩钦;周岚;23-26
“枫桥经验”融入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践研究翁蕾;27-30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精准化资助育人路径探析赵歆颉;31-34
西域屯垦戍边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路径探索蒋英;35-37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智能制造领域协同育人体系的探索与研究王媚;38-41
锦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研究李柳;冯喜;42-45
高职院校道德讲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新人培养的交汇点胡心悦;雷锡岳;46-49
“启航工作坊”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教学研究——以空乘专业为例金蕾;50-53
学习困难儿童认知能力干预研究进展与启示尚海艳;54-57
以经验体系建构为导向的设计专业教学评价研究袁守云;58-61
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杨娟;62-65
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刘永芳;66-69
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徐森;70-72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曹海燕;73-75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研究刘辉;76-78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贺霞;79-81
浅吟文韵 深植文心——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包守芳;82-84
外国文学
英语动词言据性的语法化表征探究周思成;85-88
汉语“的”字结构与英语量化关系驴句的语义探究邓丽芳;89-91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考张蒙蒙;92-95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电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曾野兰;96-99
语言研究
缅甸、韩国、柬埔寨汉语学习者的语法偏误分析吕雨霏;100-103
文化语用学视域下汉语口语习用语教学樊笛;郭营;104-106
科技语言的隐喻构建及其翻译策略戴蔚蓉;张雅琳;107-109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李丽宁;李翔;110-112
基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实施与探究龚雯雯;113-115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课堂的构建对策骆海辉;116-118
新课标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以“进阶式”教学法为例杨新;119-121
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刘桢;122-124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教学策略分析时春林;125-127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赵静;128-131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余晖;132-134
张弛有度 科学融合——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策略探究李立丽;135-137
艺术鉴赏
浅析《粉墨春秋》的演唱风格董十佳;138-141
湘西地区土家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潘佳慧;142-144
音乐基础的趣味化教学——低年级视唱练耳与唱游融合的实践研究吴雪芬;145-148
文化博览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设计探究杨淑焕;149-152
高职院校助力山区幼儿美育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杨曦;王曼琳;153-156
新媒体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江志成;157-160
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农村小学教育的新模式曾永权;董蔚阳;武煜堃;龚冰清;郑皓元;161-164
“互联网+”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研究傅渝亮;王冬林;董远志;高世凯;葛建坤;165-168
本科院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设计策略苏振;李承越;郭峦;169-172
大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郑莎;赵闯;173-176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尚凌凤;177-180
高校图书馆员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柯瑶瑶;181-184
数智化时代中文课堂人机交互的表征形态探析樊一冉;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