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作家天地》2024年31期

作家天地》2024年31期
目录
实力文本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对话艺术王梦瑶;1-3
彝族民间长诗《阿嫫尼惹》的生态美学初探毛晓英;4-6
古典文学
依托桌游游戏,读出《西游记》的经典性张永雅;7-9
《论语》在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王玉晶;10-12
初中语文教材中《孟子》文选教学研究胥巧利;何清;13-16
基于儿童审美视角优化小学文言文教学程喆;17-19
文苑纵横
“大思政课”视野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体系的逻辑构建与实践探索秦小霞;20-23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教学中的问题与处理措施刘丹;24-27
数字教育平台在新媒体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有效性和实践研究陈肖雄;查大卫;28-31
人工智能视域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董甜甜;童万菊;32-35
做好“加法”构建符合小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张静;36-39
“双一流”林业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及途径探索刘伟;徐日月;刘莹莹;40-43
乡土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黄锦强;范丽华;44-46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模式倪璨;47-49
双减政策推动下小学低年级无纸笔测评的实践与挑战胡珍;50-53
技工院校青年教师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黄俐;54-57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研究高逸菲;58-60
微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研究左明霞;61-64
职业院校深化乡建教育的价值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俞文斌;65-68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滕湘君;张世兵;69-71
Z时代下大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愿研究陶君佩;林家聪;闫芳凝;魏露;72-74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胡瑛;75-77
乡村学校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学理念与操作策略张北京;78-81
高校国际学生结构特征与培养机制优化——以海南省为例毛小燕;82-85
美育教育课程体系深度优化与课程资源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寇宇;86-89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三维短视频的多元化创作探究赵璨璨;90-93
外国文学
汉英零形回指的差异及翻译策略张永琪;94-96
“功能+忠诚”理论指导下《阿拉比》中象征意义翻译研究王文思;97-100
双新背景下基于单元视角借助关键问题的深度阅读教学郭文晶;101-104
黄炎培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思政教学路径研究李善晓;覃露;105-108
基于比较文学视野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王叶丽;109-111
《七十子后学散文研究》英译实践与ChatGPT译文的比较研究张文慧;王群;112-115
基于OBE理念的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英语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构建探研刘柳;116-119
基于混合式教学导游英语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以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为例高杉;120-123
文化自信导向下小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策略研究姜瑞;124-127
语言研究
来川西方人士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俗语研究——以《西蜀方言》为例刘莹;128-130
初中“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单元写作教学新路径——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万丽丽;131-133
新课标下成长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以《爱的教育》为例石晓珞;134-136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王薇;137-139
《秘书礼仪》课程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王薇;140-14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袁晓燕;144-146
艺术鉴赏
交响诗《晋襄颂》的创作与分析赵梦钰;147-149
玛莎·罗斯勒对纪实摄影的批判与反思宋健;150-152
反思:神话与电影在新世纪的联姻杨娟;153-155
瑶绣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重塑张晓玲;156-158
高职院校空乘专业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思考——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谢芳;戚薇;159-162
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在中职音乐课堂的创新融合——以肖邦作品教学为例傅琳琳;163-166
高职环艺专业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以汽车4S店空间设计为例魏建;167-170
文化博览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进展张继泽;171-173
浅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刘慧;174-176
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推动作用——以南京市为例杜晓亮;陈向阳;阚静怡;邰红霞;177-180
校地共建视域下的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以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白小兰;181-184
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赵慧文;吕佳璘;185-188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