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目录
实力文本
从《一日三秋》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陈梓珊;1-3
《海上繁华梦》中晚清上海的都市生活与消费方式书写徐畅;4-6
古典文学
从《谢小娥传》看唐代侠女形象出现的原因及归宿连若涵;7-9
论《红楼梦》诗歌对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周弘林;10-12
文苑纵横
乡村文化研学视角下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探究郝鑫;笪衍;13-15
短视频平台助力陕西红色文化传承的内容开发及路径研究张晨;杨关侠;朱梓涵;郭雅洁;姬楚楚;16-18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黄石红色村环境设计策略探讨谢欧;涂元生;19-21
把握命题价值走向真实写作——近五年南京中考作文命题分析和教学启示严怡琼;22-24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探究周忠强;25-27
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思考裴领娣;28-30
精神荒原与生存困境——《围城》与《了不起的盖茨比》讽刺艺术的比较分析文雨欣;31-33
应用型本科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黄泽懋;钟冬阳;34-36
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于丽君;37-39
语文学科对学生评价应“精”和“广”刘梦雨;40-42
基于单元整合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以小学第二、三学段为例张千禧;43-45
紧扣核心问题落实语文要素——以四年级下册《黄继光》的教学为例徐双双;46-48
中华传统美育文化与高职大学语文的融合教学探索李瑶;49-51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现状及改进策略王洪丽;52-54
中国文化融入基于PBL的英美文学智能化课程体系研究刘鸣;55-58
新媒体视域下在地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研究李雪丹;59-61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袁聪慧;62-64
探究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陈芸;65-67
反朴还淳觅“语”之根,自出机杼品“文”之味——新课标视域下的文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李浅;68-70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讨顾莹;71-73
高校图书馆纸质报刊业务与研究冉婧;74-76
外国文学
哈姆雷特“延宕”与复仇的程序正义肖煜煊;77-79
《嫉妒》的叙事艺术研究刘颖;80-82
语言研究
论公共演讲中有声语言的运用侯琳玮;83-85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以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研究为例刘婵娟;86-88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浅析当代网络流行语“鼠”薛海艳;89-91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为例张雪柔;92-94
汉语句式中典型“把”字句和典型“被”字句的及物性比较研究彭思漪;95-97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分析——以《浮躁》选段为例李敏芳;98-100
《翻切简可篇》的韵图形制及其设计理念董冰华;王今朝;101-103
三个平面理论下网络热词“显眼包”的研究赵子涵;104-106
从地铁站名看上海:一座城市的语言与文化印记闫珂慧;李杨;黄嘉怡;李悦;107-110
浦北方言——地佬话中量词“只”的使用探究陈家敏;111-113
基于大概念的《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种飞飞;114-116
浅析《诗经》同名诗《扬之水》牛静静;117-119
浅析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的差异霍雨佳;120-122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导入策略徐江宇;陈家春;刘宇航;123-125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栾绍林;126-128
基于群文阅读与单元整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江婕;129-131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研究王春元;132-134
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影响研究赵一鸣;135-137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中审美创造素养培养研究黄萍;138-140
艺术鉴赏
探究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历史演变汤晨阳;杨昊霏;梁麟阁;李明阳;141-143
《阿甘正传》的视听美学张翌炜;144-146
《白蛇:缘起》的符号学解读杨迪;147-149
优秀传统文化在国产电影中的表达方式及融入路径逄婧;150-152
《南来北往》中平民叙事美学对社会现象的展现与影响祝贺;153-155
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林博;张玉春;156-158
宗其香早期艺术探索经历及对人物画的影响分析杨哲;159-161
新媒介文艺的沉浸式读者接受范式探析刘建姝;162-164
新时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分析李丹;165-167
从《熙德》到《贺拉斯》——高乃依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自我完善宋怡佳;168-170
论“爱洛斯人格”视角下舞剧角色的塑造途径——以舞剧《夜莺与玫瑰》中角色塑造为例刘家鑫;171-173
论如何运用情绪增强舞蹈表演效果贾舒雯;174-176
文化博览
论古代文论中“诗言志”思想许诺;177-179
延安时期陕北说书的作用研究吕鑫鑫;180-182
论王尔德审美理念对庄子哲学的误读式接受苗艺;183-185
从“象”思维视角观照“言意”辩杨达江;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