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作家天地》2023年28期

《作家天地》2023年28期
实力文本
余华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解读——以《活着》为例王儒豪;1-3
遗忘缘何在梦里朱殊同;4-6
因为“温情”所以“温晴”——解读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徐洁;7-9
传统社会的精神余晖——《白鹿原》朱先生人物形象分析及死亡解读江嘉璐;10-12
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慧形象分析李梅村;13-15
清新活泼 如沐春风——细赏朱自清《春》之五美杨荣花;16-18
汪曾祺小说的“留白”书写分析钟妮;19-21
论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生命性”的体现孙嘉蔚;22-24
古典文学
从形象记忆力观照杜诗《登高》生成王宇佳;25-28
以《长生殿》为例探析洪升作品的艺术特色杨巧艳;29-31
大唐盛世的豪迈歌唱——《使至塞上》齐学芬;32-34
读书的耕田人与耕田的读书人陶渊明杨远义;35-37
从《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艺文志》看明清永宁“盐马古道”高海;花志红;38-40
论《聊斋志异·侠女》中的女侠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安顺男;41-43
探究《屈原列传》中屈原形象建立与解读火馨娅;44-46
《红楼梦》中贾母性格特点赏析李雪;47-49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及价值田冰珠;50-52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陈芸;53-55
文苑纵横
创意写作深层心理机制研究刘正龙;56-58
法国文学关照下李健吾的诗化批评文心探索宋洁;59-61
浅析《伤逝》的音乐性特征郑莹莹;62-64
当代历史文化中的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巩书祎;65-67
江西红色旅游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郑赛赛;68-70
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张军;71-73
中国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分析葛文杰;74-76
文旅融合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路世武;徐鉴民;秦琴;吴永伟;任向红;77-79
外国文学
从家庭系统理论解读《德伯维尔家的苔丝》卢夕花;80-82
王尔德作品的狂欢性与唯美性冯丽华;83-85
论西方史学思想的四大阶段与西方文论的五次转向王佳慧;86-88
语言研究
《暮江吟》意境与语言艺术分析杨利俊;89-91
许渊冲三美论在《登幽州台歌》翻译中的应用刘蓓;92-94
英语语言翻译中多元化文化的运用黄欣瑞;95-97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价值及优化路径魏博;王亚冰;98-100
汉语被动句的语用功能与交际效果分析智晓敏;101-103
英语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境融入和应用研究黄硝;104-106
汉法状语语句句法与语义层面的对比研究王猛;董妍;107-109
“三美原则”下看诗歌翻译阮敏;110-112
英美文学作品《喜福会》中的翻译策略研究任丽敏;113-115
基于场所符号学的城市语言景观研究——以温州市轨道交通为例杨原;陈晓东;高阳;116-118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沈津雯;119-122
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探究尹玉娟;123-125
黔中古镇语言景观调查研究陈思思;陈驰;126-128
深度翻译视角下江西红色旅游景点外宣翻译研究肖琴华;129-131
艺术鉴赏
浅谈运弓·揉弦·换把在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中的运用周宇轩;132-134
论易的时空观从空间艺术到时空艺术的延伸叶彦;135-137
数字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泰山皮影戏为例颜彦;张慧;138-140
广西红色文化歌谣在音乐创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谭立霞;韦慧玲;141-143
戏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与戏剧化探究魏丹妮;144-146
闽西红色歌谣革命思想的艺术特色分析陈姣艳;147-149
探讨英美名著改编电影的得与失赵方瑜;150-152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歌唱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陈丽丽;153-155
新媒体技术在廊坊丝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协同发展应用研究于媛媛;156-158
数字时代对音乐表演实践的改变颜昭洁;159-161
合唱指挥多视角下的选曲思考与探究成杰;162-164
彝族图案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谢科;165-167
文化博览
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李蕾;168-170
论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中的异同贾雨虹;171-173
《红楼梦》里的家庭教育世界初探——以贾宝玉为例汪乐怡;陈昕琪;174-176
基于儒家思想浅谈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杨捷;177-179
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时间观及其美学意义刘畅;180-182
从“陌上”到“他乡”的时间意识研究江俊峰;183-185
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吴厚樱;186-188
 

发布日期: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