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读天下》2025年09期

读天下》2025年09期
优秀作品征集
封2
读写·世界
基于读唐诗八法之四法分析《送元二使安西》
刘亚萍1-3
多视角叙事手法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运用
刘紫苜4-6
绘本阅读对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小熊宝宝》为例
马渊7-9
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书籍的选择
宋志强10-12
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以《昆虫记》为例
田辉勇13-15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罪赎辩证法与人性救赎
王佳宁16-18
公共图书馆互动式少儿数字阅读推广——以"阳光苗苗"阅读漫步计划绘本荐读为例
王莉19-21
《草船借箭》中的智谋较量与人物性格探讨
王旭22-24
秋日意象与诗意情感:中国唐代诗歌中的秋季描写
杨茜25-27
读写·世界
革命岁月中的情怀——《故乡的野菜》解读
杨文斌28-30
文化浸润与语言共舞:文化视角下的儿童英语阅读指导
於霞31-33
儿童绘本在语言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郑子晨34-36
艺术·天地
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常竞婕37-39
《采桑子·春》中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
陈玮嘉40-42
客家文化符号在赣南山水画中的表现
陈煜文43-45
基于地域元素的江西城市家具系统化设计
谌芳芳46-48
"传承"与"造美":青少年舞蹈作品的创作新思路
蒋莹49-51
色彩的力量
宁超锋52-54
蒙古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与创新发展
潘献兵55-57
艺术·天地
新时代背景下全民艺术的普及
丘春丽58-60
图形设计中的视觉力表现——以《游园》为例
吴妍君 程昊昱61-63
蒙古族女中音的传承保护与艺术创新
其其格64-66
黄自艺术歌曲《思乡》的音乐特征和演唱技巧
张颖67-69
文化·大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以陕西省非遗为例
冯雨 姜雨彤 刘鸿锐70-72
类型学视域下的苏北中原官话形容词重叠研究
郭明洋73-75
扁鹊文化:一座城的医魂传承
侯明伟76-78
音乐节的"聚合效应"及其对地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
禄代娇79-81
湘潭县青山唢呐的传承与发展
吴勃82-84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CG漫画——以乌合麒麟为例
邢田妮85-87
文化·大观
苏州评弹的发展传承与守正创新
叶桦88-90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转型——以成都市非遗为例
郑文91-93
文艺·讲坛
新形势下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困境及改进方法
许丽君94-97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探索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段小雨98-100
基于知识地图创新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郭阳101-103
金代国子监述论
李亚梅104-106
魏晋时期马镫诞生的原因
李占107-109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吕玉珠110-112
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学的发展
佘美113-115
艺术化传播提升电视新闻可视性的路径
孙旭116-118
文艺·讲坛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编辑艺术水平的提升
田瑞119-121
陕西县域文旅产业的发展
王曙龙 赵宏超 孙晨悦 杨珍妮122-124
电视文旅节目的营销价值与创新策略
王辉125-127
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魏志国128-130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双语表达创新性探讨
杨丽萍 澹台林琳131-133
由磁县北朝墓群引发的思考
袁玲玲134-136
清代移民屯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辽宁地区为例
张箫晗137-139
跨媒体传播视角下县级媒体的发展策略
周雪140-142

发布日期: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