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4年34期
科教前沿
PBL教学法结合微课在针灸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刘昌盛1-3
航空发动机维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马遥力 方鹏亚 郭霄 党利 李仁凤4-6
AI技术赋能教学过程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郭凡凡 蒋訸 代小丹 丁晓宇7-9
MEM案例教学研究:基于网络法视角
杨琳10-12
以土木工程材料为案例的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张爱 葛勇 杨文萃 袁杰13-15
人工智能方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韩强 胡倩雯16-18
可拆解棉铃虫脑模型在昆虫神经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杨淑芳 赵新成 翟卿19-21
教育观点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探索与研究
马美倩 李惊涛 赵凡 宋致达22-24
航空电气人才分类培养的多模式多维度教学改革与实践
孙兆荣25-27
围绕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
王妍 魏松红 朱晓峰 赵世学 孙倩 黄宇飞28-30
教育观点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高校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与管理探究
焦军宁31-33
校企双主体育人背景下康养人才培养与实践
何冰冰 赵小玉34-36
盐城地区医学人才创新创业培育路径研究
马媛 蒋锋 冯阳 尤成37-39
面向高端制造领域的卓越工程师"项目制"研究生培养方法研究
郭跃岭 范明 罗龙溪 刘长猛40-42
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孟盼 李丹丹 余炼 廖君43-45
人力资本对高职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陈璐 詹忠根46-48
基于工程实践融合的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赵奉同 栾孝驰 骆丽 唐晓宁49-51
校城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王建伦 时燕 王焕英 吕敏52-54
校-政-企联合培养农学硕士助力蚕桑产业高效发展
宫璐婵 李婷婷 沈凯慧 雷正艳 高江婧 王俊55-57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吴晓君58-60
教育观点
高职院校毕业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探究
王芳 沈睿媛 李潇潇61-63
民办本科高校国际化进程中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姜金君64-66
"设计河南"背景下"以赛促教"设计硕士的教育模式实践
刘刚田 乔心睿 朱丹君 张辉67-69
基于新工科高等院校技术转移从业人员培养模式研究
齐仁龙 翟璐璐 朱小会 赵亚君70-72
课程教学
复杂工程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彭丹 辛颖 杨趁仙73-75
"双S"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金珠 孙慧 丁爱娟 王贤 吴燕虹 安洁76-78
人工智能专业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云龙 李亚峰 王炜烨 纪毅79-81
基于"雨课堂"的太阳能材料化工(双语)BOPPPS教学模式的探索
孙逊 李兴龙 余蓁82-84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案例分析
张玥 韩疏影 池玉梅 邓海山85-87
基于模型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肠造口护理教学效果研究
梁巧奕 左红群 卢静 黄洁梦 韦钰泳 姚秀88-90
课程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超硬材料磨料磨具专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艳荣 闫国进 陈利霞 马秋花91-93
基于项目驱动的混合式大数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魏永波94-96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园林树木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陈丹维 钟泰林 李珏 饶显龙 赵竑绯97-99
科研成果融入建筑防火设计课程教学探究
范如佳 陈碧100-102
PDCA循环和Peyton四步教学法在诊断学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陈丽 许璇 彭虹 谭天海 聂永胜 李娟103-105
基于本科教学实践的"桥梁抗震"教学改革探索
葛笑 张霁阳106-108
新农科背景下地质地貌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王泽 罗艳丽 张文太 冯雷 李宁109-111
基于OBE理念的工业机器人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葛亚楠 朱松阳 洪颖 施仙庆112-114
基于"一体两翼三支撑"模式的数据库与数据仓库课程改革与实践
张爽115-117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瞿羽118-120
课程教学
"大兴调查研究"背景下贵州高校外语专业社会调查课程改革
李蓉 彭芳坪 吴江进121-123
医工融合背景下临床药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丁实 丁昊天 刘举 陈立江124-126
项目化学习在综合布线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许慧127-129
卓越人才培养下高分子材料教学改革探索
杨帆 杨磊 黄靖 肖义鈜130-132
思政教育
基于思政元素植入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宜素环133-135
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与实践
刘坡 聂洪莉 刘政136-138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孔维敬 倪晓昌 曲芳 赵文慧139-141
新工科背景下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思政建设
王琪 张新峰 冯金超142-144
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陈嘉 华维 杜颖 姜润畅145-147
课程思政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樊晓淼 罗春媛 赵弘艺 廖倬逸 申玉芹 安银哲148-150
思政教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郑得洲 王付鑫 刘争 张弛 范东华151-153
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考与探索
徐伟 陈凌蕙154-156
融入课程思政的交通系统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模式重构
冉茂平 何雅琴157-159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中国家意识的培养
张璐160-162
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路径研究:文化与价值观的传递
黄明珠163-165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窦智166-168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索
王玲169-171
高等数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胡南辉 邓春亮172-174
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林艳永 罗可成175-17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契合性研究
郑玉洁178-180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视域下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探究
胡子伟181-183
学科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项目式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梁嫣芬184-186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对比及教学启示
赖艳清187-189
小学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实施策略
刘雯190-192
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马俊兰193-1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李琳 关华 高艺196-198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宋雨佳199-201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林静202-204
教学管理
使用软系统分析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探讨
唐明205-207
基于OBE理念的工科学生"学研创"三位一体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晨骏 柴少军 饶先发 常兴奥208-210
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调查分析
李鹏211-213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高职院校大学数学考核模式研究
凤宝林214-216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班级管理路径研究
陈婧217-219
"三融合三建构"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小蔚 王敏容 余彦子 王连坤 张炯220-222
"放管服"背景下农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究
朱俊瑾223-225
高等流体力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研究
智瑞平 鹿院卫226-228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与生产实习的融合探讨
郭宁远229-231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内在逻辑探析和评价体系构建
姜圆香 杨叶芬 杨忠明 邹燕妮 罗纯232-234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升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任财 王泽 张青青 王珊珊 张玲卫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235-237
关于机械专业本科生MATLAB编程能力提升的探讨
乔平 伍晨露 许兵 杨勇238-240
师资建设
基于人工智能时代,探索高校教师发展路径
倪林241-243
农林高校实验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与思考
张伟伟 刘阳 赵波 韩莹琰 张卿 马萱244-246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王洁247-249
双转背景下新建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
孙前来 刘雪峰 柏艳红 王健安 王春妍250-252
校园建设
设施园艺(工厂化生产)研究生培养专项班校外实践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实践
孙路路 赵文超 刘超杰 黄煌 曹庆芹 王绍辉253-256
地方理工科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古广灵 周杰 古颖妮257-259
社会教育
基层开放大学学籍管理工作探索
陈淑彬260-262
竞赛融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周卉蓉 宋尧263-265
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未来教育路径探讨
王琦 王金水 吴兴泉 周广舟 陈苗266-268
教育广角
联想力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孙炳睿 蒋波269-271
教育广角
中职学校与学习型社区共建共育模式研究
田光272-274
数字劳动教育赋能金融学本科教学的路径探究
赵新伟 李向东275-277
新兴产业引领下MEMS实践教学探索
黄堃 程林 张洋阳 孙虎儿 马乐278-280
善意、新意、美意: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研究
葛倍辰 李甦 李东徽281-283
创新与融合:军队院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
王莹莹 李雨田 高旸 周战荣 沈晓芳284-286
跨学科协同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
李娜 韩进生 杨启良 王德金 刘艳伟287-28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适用性研究
刘英290-29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黄恺琪 朱慧晶 侯小婷 田秋霞293-295
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在民办高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苗娟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