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进展》2025年03期
本刊特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
童小蕾1-3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教育的路径探究
王丽昕4-6
地方工科高校经济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经+工"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琦 范思琦7-9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刘晓娟10-12
区域协同下产业园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韩天昊 马越林12-14
科学论坛
鄂尔多斯市旅游气候资源及不同气象指数在旅游气象服务中的适宜性研究
李冰琪15-18,21
港产城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市港口物流业市域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研究
赵倩儒19-21
基于OBE理念在商务沟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袁暄懿22-24
基于SPOC运用的《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张晓梅25-27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以"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为例
户思童 陈丽萍28-30
科学论坛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路径研究
李伟 王楚媛 赵子乔 张云博31-32,35
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谢凤山33-35
教练技术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愿景问话法教学模式研究
许萌 刘杰36-37,40
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课中高效开展教学的应用策略
张志贤38-40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院校育人路径研究——以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万智涵 上官聪 周瑶 张戈 饶静瑜41-4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以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为例
杨莹 方秀莲 邱双 代微44-46
三养育人责任育心——重庆市巴南中学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张礼 唐小利 程琳琳47-49
管理科学研究
新能源场站智能管理系统:边缘侧物联感知与大数据创新
范宪国 闫文倩 张守禄 木尔德力·玛依拉50-52
智慧财务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策略
郭亚静53-55
基于耦合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宜兴市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李成旭 谈易涵 徐心慈 王睿祥55-58
管理科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对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紫楠59-61
国有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张高 谭民俊 刘华伦 吴小箭62-6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评价研究
王维娜65-67,7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管理"控量增效"研究
徐瑛 林少勤68-70
"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课程教学作业管理的研究
张茹茂71-72,75
论安全文化融入高职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
黄凤玲 冯钊73-75
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安晓琴 樊晓鹏 李彦斌76-77
榜样引路文化启魂班主任工作实践与感悟——以细微之处铸就教育基石
况明苋78-80
目标管理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黄世容81-83
改革与探索
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工卡自动编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唐民锋 周毅 陈刚 陶弢 张琴83-85
改革与探索
基于Sentinel-2的光谱和纹理特征融合识别的撂荒耕地研究——以四川省富顺县为例
曾旭翼 周兆琦 薛淦平 徐杰 桑学佳86-88,91
中职综合高中班混合式教学模式浅探
李静 胡经纬89-91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周文婵92-94
课程思政理念下"学前儿童教具制作"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路径研究
刘星雨 唐汀露95-97
技工院校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的几点探讨与思考
谭杰文98-100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校本活页式教材教学策略研究——以儿童发展心理基础为例
邢鹏霞 王捷 王宁 丁磊 姚玉洁101-103
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路径的研究——"五字真经"练就贫困地区一体化教师团队
佟岚岚104-106
"三师合作共育共荣"中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以一节送教下乡公开课为例
覃立静 李雪雯 龙霞107-109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以"数控车铣综合加工"课程为例
陈沪川110-113
基于思政理念的增材制造课程体系探究
任强113-115
改革与探索
中职语文"四维一体"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模式探索
江海燕 王真116-118
聚焦过程意识促进长程衔接——以幼儿园生长课程故事为例探索幼小衔接有效路径
张小艺118-120
中小学党组织书记与校长权责边界的调查分析
罗江兵121-123,126
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现实路径
林广勇124-126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中高段整理与复习课有效教学
黄晓惠127-129
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刘剑129-131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
胡桢烨132-134
人工智能在科研过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由人工智能生成物定性引发的思考
沈嘉轩 刘佳雨135-137
计算机算法优化在高精度地形测绘中的应用与挑战
林威138-140
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黄晖141-143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于学术论文的法律风险规制
王思齐 陆佳铭144-146
网络环境下幼儿园班级家园共育工作探析
张婉媛147-149
基于"三领域、三岗位、三模式"下的中职智慧物联网专业群建设
钟惺150-152
基于大数据功能的"一起作业"App应用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以BH小学为例
陈思静153-155
云技术驱动下的中学历史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何军锋156-158
BOPPPS教学模式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竹学雪159-161
数字化资源在县域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伯见国161-163
STEM教育在初中信息科技学科中的实施路径
李厚平164-166
科学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的策略探讨
徐坤166-168
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钢结构焊接工艺及接头质量控制技术分析研究
张富尧169-171
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特点与维护
王庆孟171-174
烯烃官能团化构建噁唑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梁邢安 陈麒安 梧韦颖 李玉珍175-178
生态环保视域下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的理论研究
刘昭平178-180
制浆造纸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祁鹏鹏181-183
关于熵增大原理的理解
李乐 吴永184-186
P-BIM在地基基础检测领域应用的实践研究
潘凡厚187-189
基于SOF-FTIR技术的化工厂外排污水有机物含量监测的研究
鹿晓燕190-192,196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新视角:以Multisim仿真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为例
肖振华 邹昱193-196
熔融法合成甘氨酸镍配合物及表征
邵小娟197-200
温度对离子电极法测定水质氟化物的影响分析
于涵200-203
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树脂吸附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卢晶钰 石秀旺204-206
多重举措提高透平机芯自主置换能力的应用研究
辛江华207-209
数字孪生视角下的油泵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全秋燕210-212
车辆LM型踏面与60轨接触有限元分析
王彦一213-215
几种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郝彦斐 安丽 许森皓 贾瑞玲216-218
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蝙蝠葛苏林碱抑制创伤性异位骨化的机制研究
赵一鸣 刘倩 宋德志219-221,224
基于机器学习的直线加速器束流调制技术研究
宋玉玲222-224
非酶诱导型抗癫痫药物靶点对骨矿密度的影响
周嗣元 陈柳元 连浩宇 刘倩225-228
人文关怀与技能训练融合的护理实习模式对培养护生同理心的影响
汪志雷 何姣 田羽佳 苏琳229-231
基于高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线学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以"肝硬化"一课为例
李滨涵 崔新慧232-234
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基于CPEBQ量表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模式探索
黄俊博 耿爽 钟丽丽235-238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李广军238-240
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改善途径研究
张静娴241-243
运动处方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肌肉适能影响的研究
万小欢243-245
职业技术与技能教学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效果评价
何姣 汪志雷 田羽佳 苏琳246-248
基于学生视角的中高职会计专业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调查报告
季丽娟249-251,254
基于"数专结合"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
李垒252-254
美、澳两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措施及启示
王思雨255-257
机制·挑战·路径——人工智能赋能涉农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章沪超258-260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金基地"建设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赋能与实践创新
刘海彬 谢华261-263
职业技术与技能教学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建筑类专业"产教、科教、创教三融"的教学模式探究
陆恩旋264-266
情境教学对高职ESP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研究
卢丹璐267-269
高职学生内驱力现状及构成因素探析——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余婷 张伟270-272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温晓 李雨珈273-275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情怀生发机制研究
丁双276-278
"一生一策精准干预"——心理危机学生日常筛查与预警模式研究
熊慧敏 潘纬织279-281
不同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以上海某职业大学为例
陈曦282-284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革命"实施策略
张凯285-287
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与思考
郭亚丽28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