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10期
目录
文学艺术
生态批评视域下吕翼小说《马嘶》研究王雅菁;周灵颖;1-5
复原陈列真实性与合理想象间的平衡——以索斯金旧居犹太人生活陈列馆为例于千惠;6-10
语言文化
转喻思维与语言的主观性王红玲;11-14
维吾尔语的语言难点及对策研究王艺菲;热孜完古丽·马合木提;15-18
《儿女英雄传》存现句的句法语义类型段佳璇;19-24
四川富顺方言的复数标记“些”郭蕊铭;25-29
传媒文化
青岛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声音景观研究邢雪晶;30-34
融媒体时代医学科普短视频存在的科学性问题——以“科普中国”征集的医学科普短视频为例封艳辉;李雪丽;崔晓鸥;35-3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研究周文媛;39-43
历史文化
魏大中“忠孝勤廉”精神要义及其当代传承研究吴可嘉;44-50
《周易》“德”文化的传统意蕴与时代价值李元贵;51-55
民俗文化
文化经济学视角下新时代民族特色手工艺创新发展研究——以水族马尾绣为例邢春娜;56-60
粤语童谣融入幼儿文化教学的价值探析李祺;黄琬桐;王青;61-66
时空社会学视角下传统文化失落与重塑探析——以甘肃非遗社火文化为例雷玉双;67-71
文化产业
微文化生态系统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林涵青;余晓宝;72-75
从泛戏剧视角看沉浸式剧本杀游戏的模仿与跨界周洁茹;76-80
新经济驱动南京绒花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章睿;徐若菡;王思雨;刘雨萱;陈芙蓉;81-85
基于“破窗理论”的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方案探究洪美岚;马玉恒;陆晓雨;86-89+96
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基于日本内容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高珊;赵康英;90-96
校地共建模式下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机制与发展路径思考——以成都自然博物馆为例周磊;廖倩;97-102
视觉传播理论下医院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范宗敏;赵莉;马妍妍;马志强;103-107
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发展问题研究闫莹;108-112
文化与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实践路径研究廖佳丽;113-117
中医药文化推广融入高校志愿服务现状、路径与价值陶磊;王曼曼;118-122
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功能、路径与实践张武杰;王双;123-126
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元素的融合策略李娜;127-130
“三师协同”核心架构下民族文化传承与职教现代学徒制融合——兼论“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拓展作用李奎;131-135
基于智慧养老与文化视角的老年福祉领域社工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李淼;136-140
地方特色资源赋能职业院校思政育人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工业文化为例马妮娅;141-145
加强少年儿童体育后备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路径初探于婷;146-149
培养大学日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探索——以高考日语生为例蒋忞;150-153+181
文化交流
中缅扇文化对比研究庞明聪;154-158
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路径研究——以甘肃文化为例魏琳;赵思艺;159-163
国内高校助力中华文化东南亚传播路径探析农之天;陈苗;164-168
文化论苑
图书馆弘扬与发展甘肃段黄河文化途径探索黄天丽;169-172
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建构——基于三所大学官方网站的分析邱婉宁;173-176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研究朱立双;陈辰;177-181
医学科技期刊稿件送专家外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郭燕红;182-185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逻辑起点、三重维度与践行理路季毕玲;陈思怡;朱红英;186-189
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华传统家训文化“两创”的路径研究徐丽;190-193
数字人文科学项目引领下的图书馆服务变革:国际经验与创新路径解析何为;饶俊;194-19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约稿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