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研究
唐代甲胄文化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1)张爱华;童翼承
符号学视角下中国式护士服的发展与变化研究(4)孙萌;孙涛
管家庆高温颜色釉在瓷板画中的窑变效果探究(7)孔泽众
鲁山花瓷的发展脉络及传承保护研究(10)朱慧悦
舞台假定性与表演真实性视域下现实主义戏剧人物性格化呈现研究(13)孙盈;邹子赣
戏剧表演中潜台词的作用研究(16)赵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艺术诠释(19)陈珷羚
身体哲学视域下创作主体身与心的生命交织探究——以杨丽萍为例(22)赵蕊宏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研究(25)许耀文
论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29)吴长禹
论《放学后》中的身体美学(32)赵荣婕
敦煌飞天形象演变探究(35)王小铮
互动装置艺术的身体媒介运用研究——以吴珏辉作品为例(38)刘琦
模因视角下满族玉器流变探究(41)胡泊;薛雯
基金课题
“新神话”动画电影空间叙事路径研究(44)李雅鑫;赵阳
关于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的思考——以竹泓木船制造技艺传承群体为例(50)刘畅;臧俞林
互文性教学在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中的提出、实施及意义探究——以《红楼梦》相关课程为例(54)张岚岚
论扬剧资源的语义关联构建与数据叙事(58)蔡宇航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研究(62)任楠;郭强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在唐陵墓葬保护中的应用研究(65)吕梦星;张辉
文化产业浪潮中佤族歌舞艺人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究(69)陈燕;任京民
胶莱运河研究(73)吴蕾;戚瀚文;刘媛
基诺族“非遗”项目的现代旅游符号化研究(76)闫一杰
水墨风格在长安文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80)陈鹏;王丹
对于“风险”的文化反思(83)肖庆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美育浸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研究(86)刘康平
装饰艺术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探析(89)黄瑞;徐晓声
乡村振兴背景下陇绣产业化发展研究(92)陈茜;文兰
文化创意语境下山西省临县西湾村地域性文创设计研究(95)陈瑞雪;姜雪雅;成冰洁
文旅融合视域下江苏大运河数字文创设计探析(98)刘天骄
基于交互类型理论的高校美术远程教育模式研究(101)杨伟欣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后疫情时代校园用餐流程优化设计(104)闫宇洋;贺雪梅
成人继续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助力老年大学的探索与研究——以抚顺市老年大学为例(107)钟华
人文科技
基于媒介情境理论的陪伴型在线学习平台体验设计研究(110)杨馥嫚
医疗类在线学习系统设计研究(115)马心月;黄晶石
基于港口物流场景的无人集装箱卡车设计策略探析(118)梁慧慧;应放天
从可供性视角看新能源汽车HMI设计的符号学运用(121)曹天硕;许桂苹
拟剧理论视角下网络游戏玩家社交体验设计研究(124)王佚如
宗白华美学视角下“新国风”动画电影境层创构研究(127)刘又菡;袁超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陈可辛导演影片的视觉艺术探索(130)刘旭辉;秦宗财
毕赣电影中的作者·观者·角色三重梦境建构研究(133)吴贯豪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电影美术设计探析(136)张合澐
从影视艺术的特性分析Sora的艺术局限性(139)李夏
论影视艺术与数字化城市地标的视觉文化转换(142)饶鉴;余晓峰
文化产业
论新媒体时代主持人语言风格的优势——以朱广权为例(145)荣蓉;李雅琦
视频化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探究——以B站读书类视频为例(149)付心怡
农村电影放映员传播研究——以浙江省浦江县为例(152)傅竹燎
隐匿的边界:平台区隔与舆论分化(155)蒋雨
网络公共领域品牌化的理想与现实——基于“上海发布”抖音评论区的文本分析(159)陆烨杰
元宇宙视域下媒体对虚拟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方法研究(162)韩卓璇
轻小说出版营销策略研究——以《刀剑神域》为例(165)王佳意
拟剧理论视域下图书主播自我呈现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169)杨瑞敏
AIGC赋能龙狮文化国际传播研究(172)李颖
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中国旅游演艺品牌创建研究——以《云南映象》为例(175)纪铭萱
娱乐资本操纵下的流量明星运营模式探析(178)王寅
艺术图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181)蒋咏宁
美学技术
基于在线评论的儿童食品包装魅力要素研究(184)王司晴;杨滨
论契合理念在雀巢咖啡包装设计中的应用(189)孙明海;艾益婷
第九艺术的视觉表达剖析——以MOBA类游戏特效为例(192)王耀冉;章颖芳
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插图风格设计研究(195)许艳雪;孙声
利西茨基平面设计作品及其影响分析(198)于文钧;胡越
新中式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201)李欣怡
“一老一小”友好型社区理念下的老旧小区改造研究(204)钟尉婷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发展方向研究(207)张圆;张楠清
岱庙中的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研究(210)边思宇
景区广场公共艺术装置设计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黄梅挑花为例(213)裴磊;张添硕
创新管理
身份认同困境: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研究——以B县融媒体中心为例(217)黄博;成星竹;吕诗嘉
赋能视角下社区老人助餐服务设计研究——以厦门市为例(221)谢婕
北京石景山区“1+3”公共文化政策探究(224)古柳洪
文艺教研
2012—2022年江苏省设计学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基于该省设计学学科的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227)顾思慧;叶迅荣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232)黎桂连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探析(235)张梦笛
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238)李明春
课程标准综合理念嬗变研究——以义务教育阶段三版音乐课程标准为例(241)管乐;胡毓灵
“三大构成”课程与设计专业实践融合探索(244)莫羡陶;徐健;孙晓晨
中学歌唱课程中的发声训练方法探究(247)姜佳琦
美术教师线上智慧教学需求与平台构建探析(250)许向东
艺术星空
《一举两得——多用吹风机》张家瑞;赵培生
《生生不息》郭浩东;宋清滢
《艺术科技》征稿简则
本刊郑重声明本刊编辑部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