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华章》2024年12期
文化论坛
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何柳3-5
从构式语块分析角度谈"使"字兼语句
李倩6-8
基于译者职业伦理的口译课程构建探究——以"交替传译"为例
尹珩9-11
文艺评论
山水灵韵与民族情怀的有机融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春天的山歌》创作手记
毛成东12-14
文史博论
《艾菲·布里斯特》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郑静15-17
文化数字化
基于法治平台系统设计研究
李宏亮 刘宇亮 周婉荧 刘欢18-20
新媒体时代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李涛 姬莹21-23
NLP技术在红色文化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刘晓冰 徐灵芝24-26
智慧档案馆发展趋势研究
张锦27-29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杨俊升30-32
思政探索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阿依登·阿热力33-35
高职院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
陈雨婷36-3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古再丽努尔·阿卜来提39-41
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构建策略分析
郭诗媛42-44
构建高校基层院系学生党建工作体系研究
韩冰 郭雨 董国疆45-47
数智时代"出圈"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何雨沁48-50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研究
胡非 阳淑姣51-53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现实基础与实践探究
胡爽 弓铭录 权艳红54-56
数字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黄秀丽57-59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解双喜60-62
思政探索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价值分析
李文星63-65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罗立婧66-68
"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探析
莫丹华69-7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践研究
钱月祥72-74
铁军精神在党史教育中的三个维度探析
邱缙75-77
基于文化育人的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探析——以商科专业为例
孙燕 汪琼78-80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的实现路径
汪婷 刘鲁红81-8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研究
王静雯84-86
大学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研究
王乐靖87-89
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红色活动"的推广与实践探索——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王彤彤 张腾飞90-92
思政探索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综述
王维 张瑾93-95
大思政课助力黄河文化传承的优势探究
王燕霞96-98
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服务类专业协同育人创新研究
徐镜心99-101
开辟新思路激发新动力新时代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的探索
张航102-104
教科纵横
OBE理念下的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
姜金君105-107
中职历史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分析
李卓108-110
刍议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邵静111-113
浅论高校历史教育的功用性——以公众史学为中心的考察
孙逸凡114-116
辅导员跨文化教育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王海蝶117-119
艺术类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研究
王慧瑶120-122
教科纵横
中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张霜燕123-125
法治天地
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完善研究
胡莉126-128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立继案件处理浅析
汪佳玲 路瑶129-131
社会文化博览
儒家思想对当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研究
陈婵娟132-134
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陈宇135-137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开封大学医学部为例
侯玉138-140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文化的路径探索
黄静141-143
论深圳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黄震144-146
游·学·研:指向"三化"教育的馆校合作新样态探索——以从化区图书馆为例
林绮147-149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刘丹150-152
社会文化博览
五育并举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刘彦153-155
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姆勒地尔·吉勒克拜156-158
高职院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意义及路径
石海凤 王婵159-161
高校艺术类专业社会捐助类奖管理模式研究——以吉首大学湖南宋祖英助学基金会"德艺奖"为例
汪亚云162-164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中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探究
文春琴165-167
红色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谢娟168-170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栗坂村景观设计"实践教学为例
薛紫171-173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颜毓枫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