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上海包装》2024年10期

上海包装》2024年10期
目录
包装前沿
新兴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食品包装生产线中的应用赵明飞;种法洋;徐存培;王仕杰;1-3
大数据时代包装企业管理会计变革路径马睿;4-6
包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建议刘艳;7-9
复合印刷定位技术的研发王荣;张占伟;李翠娟;熊天启;13-15
RFID技术在包装中的应用高崎博;16-18
绿色包装
多类型智能循环物流包装箱设计朱静;19-21
食品相关产品中微塑料的检测方法研究韦存茜;姚晶晶;王成雪;22-24
智能包装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包装设计程璐;25-27
电子商务包装处理的智能化升级策略王强;28-30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胡蓝予;许浩;31-33
包装文化
非遗元素在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以四川凉山州为例田晓膺;34-36
民间美术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饶建英;37-39
壮锦元素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谢宇欣;韦良华;韦艳芳;40-42
非遗元素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以中国传统节令食品为例杨殿卿;毛晟谕;刘仁靓;张绪立;43-45
古村落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赖彩琉;46-48
扬州剪纸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高志明;49-51
敦煌文化在儿童文创中的应用龚智祯;52-54+113
中国传统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研究刘玉平;55-57
文化类产品包装设计的地域特色表达与市场竞争力研究白晓;58-60
地域文化资源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转化研究李静;61-63
湘西苗族银饰品叙事功能研究李枫昊;杨勇波;曹鑫钰;64-68
空间包装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汪满田鱼灯文化为例杨海叶;陈波;69-71
公众参与下的城市公园交互景观设计——以开封大梁门城墙公园为例温璐瑶;李欣冉;郭静蕾;海赢心;72-74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五店市民宿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庄皇琼;姚阿娜;陈彩宾;75-77
黑龙江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融合刘畅;李卓;78-80
模块化建筑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郭浩翔;刘鹏;81-83
孟菲斯风格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彭玲俐;84-86
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王翱翔;87-89
情感化视角下体验式空间设计研究刘丹萍;卫志珍;潘万桂;90-92
基于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宅内部适老化改造设计王骏;孙芙蓉;薛刚;93-95
包装传播
基于清远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品牌包装创新设计策略杜平霞;96-98
基于传媒视角的包装品牌传播策略董轩;99-10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策略郭晨涛;102-104
数字孪生视域下广东醒狮非遗品牌设计数字化路径刘美霞;张英;莫忧;105-109
基于地域文化的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策略——以徐州老字号为例于文文;110-113
壮锦纹饰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张子楠;114-116
“非遗+旅游”视野下文创品牌的构建研究——以婺源为例黄志明;许静;黄欣;丁凌翔;117-119
农业遗产元素在乡村品牌中的运用与创新杨炜怡;安强;120-122+168
数字经济视域下美丽乡村地域品牌建设路径——以惠州横沥镇品牌建设为例胡丽丽;123-125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传播价值研究张宪法;126-128
设计实践
消费主义影响下柞水木耳包装设计策略李沛炫;129-131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黄骅面花包装设计研究苏紫怡;陈慧娟;132-134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插画为核心的农产品包装设计李彩云;135-137
英语元素在纸质包装中的应用郭莉;138-140
包装设计中广告英语的应用研究王珺;141-143
播音主持艺术在包装行业宣传中的应用邵怡蓁;144-146
基于KANO模型的吉林八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张广超;高源;147-149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IP形象设计研究贺佳盛;150-152
传统文化IP形象设计——以湖州羽毛扇为例季聪;153-155
动态图形在广告设计中的传播与应用张翼;156-158
情景插画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陈珍珍;159-161
字体设计在品牌识别中的应用与表达徐鑫爽;162-164
字体设计的创新路径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李佛君;165-168
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孟倩;169-171
基于数字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蔡薛蓉;172-174
基于触听代偿的视障儿童模块化玩具设计李文倩;郭佳欣;钟新楚;杨靳;王陈可;175-177
包装教研
人工智能背景下“三维度四课堂八能力”包装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闫昌凤;178-180
基于人工智能的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改革思考刘佳;181-183
桂西南地区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以广西崇左市农产品包装设计为例何嘉嘉;甘筱媛;184-186
工学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以单款纸盒包装设计为例田梓煊;187-189
项目教学法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实施策略龚婷;190-192
AIGC大模型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马丹;193-195
基于5W1H分析法的图形创意设计课程交叉融合路径研究蒙桂镔;196-198
BOPPPS教学模式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互动式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索董未末;199-201
教育“数字化+文化”背景下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舒潇莹;陈攀;202-204
工业设计专业交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杨静;205-207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徐泽;208-210
美育视角下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策略廖争艳;211-213
非遗文创驱动下的清远瑶族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王丹;毛素梅;214-216
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思路——以瓯窑为例韦悦;217-219
产教融合模式下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路径研究胡晗子;220-222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三维构成课程中的应用策略高伊凡;223-225
陕北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孙峰;226-228
中职美术教育与民族艺术设计的交融王瑞天;229-231
风景园林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蒋思静;232-234
 

发布日期: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