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民风》2024年10期
民政研究
赋权增能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逻辑、模式与路径
姜乃宁
0006-0008
基于标准体系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张发雄
0009-0011
传承雷锋精神,点亮银龄志愿之光
王亚瑾
0012-0014
社会主体研究法在智慧养老服务领域的运用研究
高馨
0015-0017
村规民约:历史变迁、内涵特征及其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功能
李梦宇
0018-0020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健康促进模式的实践研究
罗东锦冯毅翀喻林袁媛
0021-0023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吴亦涵王一帆
0024-0026
社会支持理论在农村特殊困难长者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为例
庞宇
0027-0029
南京市栖霞区合班村“五联”共治模式对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启示
徐梦薇
0030-0032
宁夏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赵颖
0033-0035
数字化技术在社区服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Y区为例
徐浩
0036-0038
社会组织参与助学公益的实践与思考——以昆山市W服务中心为例
高瑜娇刘伟宋国鹏
0039-0041
生态系统理论下社区矫正对象再就业困境及对策
刘栩
0042-0045
理论探索
协同治理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研究
罗敬波
0046-0048
数字化时代下老年人数字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陈宇丽郭小芹王沁洁
0049-005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广东省为例
郑舟
0052-0054
以积分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研究
朱萍
0055-0056
“项目进村”背景下乡村治理主体互动行为研究
李心一
0057-0059
常熟市智慧养老产业链发展研究
夏烨春
0060-0062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研究
陈凤丽
理论探索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创新与实践
李怡臻
0066-0068
信息贫困下银发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彭静
0069-0071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老年群体自组织的培育路径研究——以Z社区“幸福学堂”合唱班为例
祁鑫怡庄海茹
0072-0074
乡村振兴
高校志愿服务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黄群李娜刘冬蕊
0075-0077
高校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以“大学生暑期驻地影像计划”为例
马雨芊王雅灵
0078-0080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制及实践探索
薛潇
0081-008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自组织的作用机制及困境探究
邓祥莉
0084-0086
乡村振兴视域下知识型青年人才回乡就业机制探究
姚璐吴嘉嘉叶羽馨廖家宇
0087-0089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服务保障体系研究
罗秀圆
0090-0092
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
孙琪邓忍
0093-009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模式创新——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
王文杰
0096-0098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意愿及其路径偏好研究——以粤西北地区为例
黄宝珊周林毅罗静蕾
0099-010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绅之治”的价值与传承
魏嘉豪
0102-0104
基于“千万工程”经验的陕西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沈蕾
0105-0107
安徽省六安市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郭诣菲郑舒放
0108-01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共治助推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胡洪瑞
0111-01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潮州家风家训文化传承保护研究
林炜璇
0114-01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以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袁桥镇为例
曲学波
0117-0119
“千万工程”在西部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沈婕
0120-0122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及有效实施策略
郝焕王春梅
社会工作
政府主导下公益创投项目对社工机构能力的提升——以安徽省合肥市S区为例
罗荣
0126-0128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路径探索
郑倩倩
0129-0131
民风民俗
大力弘扬优良家风 推进清廉家庭建设
韦洪泉
0132-0134
从生活用水到文化景观:丽江古城三眼井的功能转变研究
杨雯涵
0135-0137
高原食醋的空间生产与流动——基于湟源陈醋的田野调查
麻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