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东西南北》2024年21期
传媒观察
从"第一视点"看重大主题报道叙事传播的建构与创新
麻跃强2-4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走转改"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爱民5-7
文旅融合背景下《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的创新策略研究
孔思懿8-10
媒体融合下的短视频制作技术分析
屈晓飞11-13
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数字阅读痕迹在出版中的应用探析
孙翠萍14-16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
张腊17-19
媒介之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以阳江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
陈一沫20-22
融合创新视角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实践与思考
侯冲23-25
"5W"传播模式下侗族大歌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侯雨婷26-28
广电工程中超高清信号传输优化与应用研究
李瑞29-31
传媒前沿
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
王侣丹32-34
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中的应用
吴艳涛 冯静35-37
摄影记者转型视频记者的八道坎
徐旻昊38-40
融媒体时代报社编辑的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张进朝41-43
AI在融媒体内容创作与编辑领域的创新实践
张沁芳44-46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主导的数字反哺:场景互动的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
张如燕47-49
试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期刊编辑把关能力
赵晓秋50-5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地市级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职责探究
庄文斌53-55
全媒体工作站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冈市生态环境全媒体工作站为例
邹建勋 童话56-58
基于互联网+双创思维的高职教育网络营销教学模式研究
陈立59-61
智媒时代
多渠道传播策略对县级融媒体内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董晓健62-64
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
潘瑛65-67
亚文化背景下猫咪梗图及二创视频的传播研究
温睿婧68-70
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人的转型策略研究
徐媛媛71-73
以"双高"计划为背景探索民办高职院校融媒体矩阵建设工作路径
杨多特74-76
偏向、悖论与纠偏:网文写作"爆款综合征"研究
冯浩 李洋福77-79
新媒体时代高校法治宣传教育研究:挑战与路径
时晓凤80-82
电视新闻现场记者的提问技巧研究
王斌83-85
传媒艺术
融媒体视角下广播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夏丽新86-88
"开门办媒体",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为例
徐佳敏89-91
传媒艺术
浅析市、县融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升
游考92-94
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
赵海峰95-97
中国互联网平台全球传播模型分析
丁淑一 柳欣怡 罗彬98-100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刘昕101-103
赛博恋人与媒介符号:虚拟情感符号系统的建构与解读
郭世林104-106
AI和教学平台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黄建芳107-109
舆论场
作为媒介的天府绿道:城市可沟通性的生成实践
李若愚110-112
新媒体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索
魏睦棋113-115
新时代下图书馆后勤服务的挑战与对策
刘静波116-118
新媒体环境下表演和播音主持艺术的实践融合
马杰119-121
舆论场
郑州二砂文创园特色文化街区建设的多维剖析与发展启示
杨珂122-124
核心素养时代对学生同步阅读类产品的调查与思考
光明明125-127
马街书会民俗文化传播研究
马佳琳128-130
新技术环境下AIGC模式对出版业的影响
汪楠131-133
传媒生活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对传统模式的影响与应对
谢启刚134-136
浅析摩登舞舞伴间的配合研究
徐瑶137-139
从《出走的决心》探讨近期国产女性主义电影在时代下的变迁
闵朗 田野140-142
青少年期刊在"双减"政策中的教育功能与主题创新及内容优化策略
周琦143-145
媒介平台差异对表情符号的使用影响研究
缪治中146-148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DTC独立站的品牌出海路径研究
董含湫149-151
传媒生活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策划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对媒体竞争力的影响
王恒尧152-154
编辑工作中AI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李智155-157
新媒体环境中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重构与发展
张志远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