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炎黄地理》2024年11期
历史文化
三苏家风:为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何悦王诗佳
1-5
唐代靺鞨族群的对外交通
王雨鑫李宇鑫
6-10
20世纪初期四川南部县的新式学堂
钟廷霞
11-14
鲁北地区汉画像石雕刻技法与制作工艺
王冉冉
15-18
先秦谦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陈杰
19-22
南北朝服饰文化对比和融合
裘峻
23-26
秦汉形势图的对比
李婧
27-30
津浦沿路花生税加征与改归商办风潮
徐天娇
31-34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以评价武则天为例
刘新丽
35-37
广西羽人形象的起源、传播及价值
刘武钢
38-40
东汉光武帝研究综述
杨宗薇
41-43
台湾泛文面族群的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考察
李干王璀
44-46
西汉初年重农抑商政策考
郝婷婷
47-49
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
刘旸
50-54
中华文明五大特性的内涵
高迎旭
55-59
黄河流域东阿方言在现代传媒中的文化传承
曲锦莉张慧袁泉
60-63
山东传统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贾欣蕊
64-66
解码南昌城市特色文化知识图谱可视化探索之旅
彭吁军刘敏
67-70
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
谭勇魏静颖
71-73
传统窗雕艺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付浩楠
74-76
传统文化
中越京族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郑嘉乐农小艳
77-79
遗产保护
宁夏黄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马丽娜
80-84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实践中的口述史方法与价值
魏书兵
85-88
多摄影测量融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侯忠伟
89-92
万载傩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谌珺义
93-96
“纸上生花”——国际化剪纸文化产业园的发展
高菁镁谭雅宸陈帅霖赵晗清刘巧会孙嘉忆
97-100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茜
101-104
“非遗”苗绣的传承与创新——以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为例
李轶甯
105-1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元素保护与传承
李捷
108-110
三星堆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杨小龙
111-113
旅游与思考
地质遗迹保护与农村社区融合发展
张洪亮
114-118
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曾凡丰
119-123
文化认同视角下中俄边境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路径
王蕊杜冰
124-127
文旅融合视域下地方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孙婷
128-131
数字媒体视域下烟台文旅信息可视化设计
韩静
132-134
博物馆学
青花瓷的历史发展与鉴赏评价
李晟
135-138
荆楚地区战国至汉代礼器的形制与功能演变
刘逸麟平彩霞
139-142
文韵集萃
《百合花》的诗意书写
陈学珊
143-147
奥德修斯的回归之旅
穆奕汛
148-151
“离骚”对韩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影响
郭圣豪金红月
152-154
红色传承
广州市乡村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
蒋德龙
155-158
吉林乡村红色文化遗址开发赋能乡村振兴
戚庭跃史艳金崔国志魏晨旭
159-162
红色诗歌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创作
刘迪
163-166
陕甘宁边区银行革命旧址再利用价值评估
王莉孙岩
167-170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高碧
171-174
红色故事承薪火 二七精神永传唱
石琳
175-177
地域特色
盐田区海洋地理特征与沿海社区历史演变的互动关系
李明月
178-182
古典园林美学在老旧社区更新中的运用
徐晓丽
183-186
文化场域视角下乐平古戏台文化基因图谱构建与设计转译
李欢欢涂勇
187-190
书画长廊
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学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刘雅婷潘省之赵李敏何东洋
191-194
艺随境转——谷文达的艺术创作
周芳烨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