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体育视野》2024年19期
目录
体坛观澜
体育类博物馆展览策划创新实践的启示与策略——以“中华体育文化展”为例禹晓静;1-4
全民健身与休闲运动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及发展路径研究刘博;张阳;张弘毅;5-7
全民健身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发展研究王嘉希;8-10
中国式民族体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高琳;万利;11-13
运动干预与体医融合:改善个体认知功能的新策略宋锦鑫;林姝含;郑妍;14-16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视角下毽球运动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价值、发展现状与推广路径林荣滔;陈新平;刘振东;17-19
初中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以北京八中兰州分校为例杨雪;白铕淋;20-22
青少年体育
体育教学视觉任务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研究郑文彬;潘景玲;孔林焘;23-25
小学体育课程“健体·育德”共生发展研究郑利宝;26-28
“双减”政策下武术融入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与路径胡晨阳;29-32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罗鸣桄;33-35
提升学生精气神 向初中武术教学要质量——基于苏州市姑苏区16所初中的调查朱涛涛;36-39
体育教学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研究李贺荣;蒋韬;39-42
女排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贺友平;43-45
体育类高职院校体育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张娴;46-48
“双高计划”背景下体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与提高策略——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王银;49-52
课程思政融入田径教学的策略研究倪泽楠;王慧君;蒋达安;苏倩;53-5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竞赛的育人价值与践行路径探究杨玺烁;张强;李叶;刘远海;56-58
体育社团活动助力高校体育教学提质增效的路径探索张宗;李孟临;59-6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述评颜希;62-64
高职生对健身健美课程需求度和满意度的研究倪佳佳;栾功杰;65-67
对分课堂模式下高校体育啦啦操教学改革对策研究李文潇;68-70
基于OBE理念的中职体育教学策略张丹;71-73
中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建议高岳;74-7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排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娜;77-79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融合实施路径张天麟;80-82
角色演绎法在幼儿花球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刘畅;83-85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影松;86-88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讨刘亭;89-91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分项作业设计研究施袁;92-94
“学练赛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研究——以水平三篮球为例张雪虹;朱瑞良;95-97
智慧体育与运动科技
乒乓球运动员廖克力技战术研究——以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男单C7半决赛、决赛为例孔令辉;98-101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研究状况分析蓝金敏;刘海燕;101-104
2023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世界杯中国女篮进攻技战术特点研究倪洁;郑磊;105-107
第19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进攻数据统计与分析包贝龙;陶焘;俞大伟;王志超;108-111
腰椎应力性骨折对板球投球手的脊柱形态的影响丁海滢;周昂;112-114
小学生运动技能习得机制研究李辉;赵唯;115-118
OBE理念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王铎;119-121
折叠式体操垫在初中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夏雅东;张剑峰;122-124
AI智慧教学系统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提质增效的优势探究江忠仁;125-127
运动训练新理念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实验研究邢逸舟;邢红林;128-130
漳县盐川学校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的现状研究樊荣;谢拾玲;131-133
中职体育篮球教学中攻守转换意识的培养策略张志明;134-136
新课标背景下开展中学生体能训练的策略探究丁元帅;137-139
力量训练对男性中学生50米自由泳速度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第四中学为例张佳明;140-142
定向运动融入小学体育跑步类教学的策略研究蔡俊桥;143-145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孙跃银;146-148
趣味田径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邢益华;149-151
体育人才培养
基于OBE理念的我国纯洁体育教育教学模型探析李建亚;毕木锦;152-154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与策略研究杨双燕;张红梅;155-157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开发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高策略王云龙;158-160
来稿须知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