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长江小说鉴赏》2025年08期
目录
经典新读
论《娇红记》的“夜化”叙事形态及其审美意蕴宋欣欣;3-7
作品赏析
凋萎的花:论《郁金香》的女性边缘意识马懂瑞;8-11
《阿绢和她的哥哥》与《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文学主题和女性形象比较雷彬;12-15
生态美学视域下格非小说研究——以《望春风》为例汪敏;16-19
浅论《一日三秋》中的孤独书写冯仕垚;20-23
女性书写与现实观照——“90后”新东北作家杨知寒作品散论谭琪琳;24-27
《冷水坑》与“冬洲”——新东北作家金特异乡视角下的文学世界建构安亮帆;28-31
新世纪都市女性生存境遇探析——评李知展《芥之微》杨帆;32-36
困境·选择·救赎——《白夜行》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胡萍;37-40
“效果论”的完美阐释——论爱伦·坡《红死魔的面具》中的叙事时空邓迪;41-45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旅行书写邓睿璇;46-50
论简·爱在父权传统中的挣扎与失败郭锦利;51-54
文学法律批评视野下的契诃夫文学——以《萨哈林旅行记》和《游猎惨剧》为例李相莹;55-58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喊女溪》中的越界书写周维贵;59-63
《神圣的夜晚》中“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书写凌燕;64-67
新批评视角下《O小姐》中意象的解读陈林楠;68-71
基于拉康三界理论的《终结的感觉》主体建构研究洪海涵;72-75
疏离、徘徊与重塑——《加西亚家的女孩不再带口音》中女孩们的身份认同之路王贝贝;吕威;76-79
试析科马克·麦卡锡《天下骏马》中的“同伴物种”李雪琴;董威;吴靓媛;80-83
诺奖作家作品研究
规训与反抗:福柯权力理论视域下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解读苏亚昆;84-87
论《铁皮鼓》中的黑色幽默对二战后德国文学的启示孙玟玥瑶;刘梦可;88-91
海明威作品里的对话游戏、性别探讨与现代精神——以《白象似的群山》为例郑轶文;92-95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作品中的个体生存困境李秀红;96-99
双重意识视域下托妮·莫里森作品中黑人群体的身份困境与突围冯沁原;100-104
后人类时代的伦理困境与科技悲剧探寻——以《克拉拉与太阳》为例王莹莹;105-108
茅盾文学奖作品研究
王旭烽“茶人四部曲”中的桃花源书写付兰梅;刘佳琪;109-112
论东西小说《回响》的荒诞叙事刘芳池;113-116
衍生传播
德国汉学视阈下的《金瓶梅》译介与传播研究李书恒;117-120
文体互鉴
论朱敦儒词的“中间人”意识李沛锦;121-124
论杜甫对《诗经》“风雅”精神的继承顾艳慧;125-128
《长江小说鉴赏》征稿启事2
欢迎订阅《长江小说鉴赏》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