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5年02期
目录
试验研究
基于高级氧化技术的黑臭水体深度净化机制研究陈亮;1-3
铜炉渣缓冷工艺试验研究杜宇阳;4-6
正畸支抗钉中微量有害元素的SEM-EDS识别与ICP-MS定量研究都笑非;郭何云;杨顺洪;夏玉;王颖;7-9
水土保持植物对矿区污水污染物削减效果的试验研究李雅茹;10-12
Co基超合金粉末激光熔覆修复管件的修复层微观结构及抗磨损性能李杲;13-15+23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定水中7种烷基酚类和双酚类化合物甘杰;丰小阳;王国庆;蒋开年;熊芬;魏凤;16-23
CO2浓度对钢渣碳酸化效果的影响侯悦;仪桂兰;李昊堃;张梅;24-28+142
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固定源废气氟化物排放监测的适用性研究董伟宁;黄旭;29-31
应用研究
铱系钛阳极板涂层中贵金属铱回收工艺优化研究蔡万煜;王彦;杜冰;杜继山;党晓辉;董永永;32-34
河湖治理中农村生活污水深度净化工程设计张华俊;罗照日;张文磊;35-38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电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陈斌;张祺;黄良俊;李燕;周峥栋;39-45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壤有机碳预测方法研究赵婕;46-49
蓝藻水华与兰江氮、磷浓度变化分析周志刚;方燕珍;鲍宗炜;江敏;周劼;50-53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石膏脱水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龙伟荣;54-56
基于卫星遥感的市政工程环境污染监测方法研究姚林波;57-59
数字孪生技术在矿业资源勘探中的创新应用刘肖华;60-62
上海市生活垃圾集运系统双向物流可行性研究陆鲁;贾川;63-66
露天矿山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析罗光治;67-69
地下水污染防控中的复合膜阻隔技术应用研究罗明丽;付洪沙;张标;70-72
土地储备管理在济南市新质生产力赋能中的角色定位与实现路径研究亓云鹏;刘涛;张东;孟光明;许金龙;73-75
面向智能制造的绿色金属加工技术研究任忠先;76-78
智能传感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王姜婷;凌慧娇;吴静雯;李夏;韦兴铭;79-81
基于SWMM的海绵校园低影响开发技术方案研究王杰;张鑫;刘燕飞;张雨;刘剑;82-85
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中井喷控制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王尧;86-88
硫化铜钴精矿沸腾焙烧系统设计与调试——以刚果(金)某冶炼企业为例黄海辉;张骄;高崇;周平;89-93
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研究张茜;94-96
托里县尚德布拉克地区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张勋;罗瑞平;97-99
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关键点朱毕喜;100-102
六盘水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黄照来;张毓海;103-105
固体危险废物资源利用的难点及对策陆义磊;106-108
湖南省资兴市硅石资源勘查开发的经验与启示孟杰;张锦煦;109-111
高风险区域资源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诱发机制试验分析闫巍;潘安邦;闫平均;令瑞;刘明鑫;112-114
南方某市城区非常规水源利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张佩瑶;115-117
广西嵌岩地质下嵌岩桩沉桩技术优化分析——以防城港市为例张晓斐;118-120
嘉鱼县石泉地热资源勘查的可行性研究洪标;121-124
河道水环境污染物清理与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钟杰;125-130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低效用地识别与潜力测算研究——以阜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杨娟娟;131-134
综述
水处理工艺中超滤膜污染分析及预测张杜峰;135-138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陈彦君;张怀辉;马祖红;汪新月;王瑾;徐轲;139-142
改性碳纳米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吸附机制及应用分析方瑞娜;赵昕琛;赵峰雪;梁闪闪;姚新鼎;143-145
西藏清洁能源发电行业研究刘和平;146-148
《民法典》合同编第558条旧物回收义务的法律适用曾萌闽;149-152+162
典型发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研究廖本华;153-156
环境保护
电镀厂遗留地块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王媛;157-162
环保技术在生态安全治理中的应用与优化岳新积;163-165+20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以泉州市为例陈君琳;166-168
湿地生态站建设和运行的关键问题分析高玉国;徐琳;张佳宁;孔维健;张秀丽;曾武军;169-17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何敬平;173-175
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构建策略纪永春;176-178
长沙市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李大庆;谢亚莉;李启武;彭珂;于勇;179-182
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李建金;183-185
机械制造厂遗留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研究李炜琦;尹乐童;黄朝宇;杜成额;186-189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设路径分析——以某河道交界处为例刘会成;190-192
“双碳”背景下环境工程中绿色材料的选取与应用刘宇;193-195
厨余垃圾与焚烧厂协同处理工程应用实例褚禛;陈康;陈雯;张思远;196-198
入湖河流污染物削减的复合功能湿地系统设计实例张宗和;199-2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萨娜斯琴;204-206
西南山地丘陵区油气田开发对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孙恩呈;207-209
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安阳市为例闫勤玲;张爱玲;尹一南;210-213
绿色环保视角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探究钟源泉;214-216
外卖餐具及包装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左雪萍;217-219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矿山生态恢复效果测绘研究段昭义;220-223
论南疆防护林营造设计的策略——以新疆昆玉市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为例刘慧玲;224-227
PM2.5污染的健康危害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王冰妍;赵琳;韩美玲;王萍萍;牛睿;228-230
节能减排
企业节能管理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协同效应研究陈利明;231-233
农业机械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杜保生;234-236
火力发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探究韩志永;237-239
660 MW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单氰胺滤渣的应用研究吕国;闫琦;张焘;李刚;张勇;孙家鑫;刘元冬;240-242
节能环保装饰材料在建筑室内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杨易蒙;243-245
大气污染治理中低碳排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赵学峰;宫晓梅;陈文平;246-248
基于LCA的风机产品碳足迹及减排措施研究王洁;249-251
污水治理
A/O工艺与SBR工艺在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对比分析庞红萍;252-256
金属污染物处理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程政刚;257-259
A2O+高效沉淀工艺在应急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分析李桂姣;岳崇峰;章艳辉;260-262
基于流量监测和水质分析的城市污水管网外水入渗溯源研究林勇;甘润杰;韦国相;263-265
生活垃圾填埋场反渗透膜浓缩液回灌垃圾堆体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分析陈俊飞;266-268
基于纳米材料的水质监测技术与城市污水治理研究纪学良;林聪;梁斐斐;赵晓旭;冯靖轩;269-271
环境监测大数据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韦淑稳;272-274
深度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工程应用向伟;简浩;岳中秋;王英蓉;范晓露;朱春游;刘君;275-277
工业污水回用中的膜法水处理技术运用祝洪波;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