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华声》2024年23期
数智化浪潮下的新闻传播学转型与发展
计算传播视域下传播学方法类课程的变革与重构
何地李漫
0004-0006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协同培养探析
张茜
0007-000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评论的重审及其愿景
张川
0010-00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关系探微
刘芸
0013-0015
数智时代我国地方主流媒体的主体适应与发展破局
许纹凤
0016-0018
人工智能驱动新闻媒介智能化传播的转向及其风险应对
路佩荣
0019-0021
社会治理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策略——以运城市平陆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赵立敏谭仍
0022-0024
“社交面具”:当代青年假性松弛感社交状态研究
李明林月琅
0025-0027
数智化浪潮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创新之路——以湘西地区为例
伍俞霖赵立敏
0028-0030
焦点前沿
“互联网+”历史文化的地方实践——以创办名城长沙网为例
周顺
0031-003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研究
贺全
0034-003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统战工作研究
赵铭
0037-0039
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思想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
李宪
0040-0042
媒介融合
价值共创:智能时代微短剧精品化发展路径——以芒果TV为例
魏佳惠袁星洁
0043-0046
人文视界
陶瓷纹样元素在网络游戏中的跨媒介叙事
陈湛美
0047-0049
民族文化技艺与中职学校“五育”融合的价值取向
侯芳杨新建
0050-0052
新时代湖湘文化如何为文化自信加持
蔡建满朱占占
0053-0055
感恩品质的形成路径、机理分析及其启示
刘忠义
0056-0059
湖南会同高椅村植物染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龙雨暄罗鸿罗亚娟
0060-0062
讲好中国故事:东北抗联报刊的传播策略及启示
张千喜
0063-0065
社科长廊
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熊潇雨李琪玲陈瑶
0066-0068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路径
雷菁
0069-0071
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朱小曼
0072-0074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策略探析
樊宇鑫陈哲王松梅刘庆文
0075-0077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民办高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
张圆圆
0078-0080
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就业观之间的关系
杨雯
0081-0083
基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韩亚军徐泽梅
0084-008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学生干部培养现状探究——以燕京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为例
陈晶蕾尤青松郭磊
0087-0089
认知行为理论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
彭恋婷
0090-0092
思政课堂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
吕小花周欣仪
0093-0095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史智
0096-0098
民族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研究
张婵
0099-0101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
马兰
0102-0104
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英语课思政的教育实践
霍启立胡恒
0105-0107
联动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
陈焕金罗冬梅谢孔昌
0108-0110
财政文化建设与思政工作融合的思考——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
凌荣国
0111-0113
初中政治课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以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为例
土梅
0114-0116
思政课程在中职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及实现途径
师发兵李英
0117-0119
教育探索
初中英语高质量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策略——以英语阅读教学为例
李宏
0120-01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融合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
王刚
0123-0125
教育探索
高职院校班主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
田苇薇
0126-0128
网络文化建设对本科职校学生的价值观影响
岳建梅李悦
0129-0131
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基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案例研究
许燕萍李灿
0132-0134
产教融合背景下《营销策划》课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
何金
0135-0137
职业教育与关务技能大赛课赛融通研究
吴永明曹秋凤
0138-0140
高职院校美育的实践路径——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谭渊江秋菊谢琼
0141-0143
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课与德育融合中的实践探索
张聪灵
0144-0146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梅新坤
0147-0149
小学生伴读阅读的有效路径——《基于儿童分阶阅读的伴读研究》课题背景下的研究
傅锦唐年美周思思罗鹏程
0150-0152
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
万亚诗
015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