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科技传播》2025年07期
目录
科技赋能
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冈石窟佛塔文化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周世菊;赵海荣;1-6
食品标签的传播式权威建构——基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食品标签传播机制研究夏丹;闫姗姗;7-11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雁荡山公众感知度提升策略研究赵东洋;刘畅;12-17
武陵山区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阅读推广研究邓兴慧;18-21
共同经验·仪式传播·媒介建构:雄安新区历史文化的影像化研究高贺胜;邱琬婷;22-27
小分子村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杨雍容;杨伟;28-33
科学家人物展中如何有效传播科学家精神——以“纪念朱光亚诞辰100周年专题展”为例易小燕;34-38
出版探索
《地质科技通报》知识图谱及可视化分析刘建辉;何清吟;梁胜男;39-50
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刘有祥;51-55
如何打造主题出版图书精品——以《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为例郭秋霞;56-59
讲好中国故事在语文教辅报刊中的实践李音霞;60-63+67
期刊核心作者队伍统计分析与发展策略——以《计量学报》为例崔丽红;徐姝雨;64-67
出版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以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探索为例李海波;68-72+78
传媒观察
日本科技外交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话语权构建马潇漪;73-78
可见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多账号现象研究——以微博小号为例王淇;79-82
后真相时代图像叙事与视觉文化育人差异化研究江昕;屈炳昆;夏鑫;83-89
重术轻学:实用逻辑下《知新报》的科技传播蒋丹丹;90-93+98
主动异化:文字互动游戏平台消费者数字劳动研究——以橙光游戏平台为例李嘉丽;郑立博;94-98
学术共同体构建:内涵、困境与路径单婕;安娜;戚庭野;99-103
启动效应下用户心理模型对人机共情的影响之思张林;111-118
升腾的“灰烬”:社交媒体中乳腺癌患者的身份建构李若冰;119-124
网络谣言视角下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疫情传播机理研究付小玲;125-130
科普研究
如何聚焦重大科技事件做好科普新闻——以新华日报《科技周刊》为例张宣;131-134
数智融合
基于区块链的预印本自治平台架构研究向妍霏;135-140
短视频依赖:自我亲密关系的建立及具身反思何新月;141-145
数字时代乡镇老年群体短视频使用困境与适应路径探析张祺悦;张玉容;146-150
媒体组合视角下日本动画IP融合模式研究——以角川集团为例韩天乙;刘静;151-154
媒介化治理视角下公安融媒传播体系建设路径探析张宇帆;155-159
迷影作为一种实践方法——以澳门恋爱·电影馆为例谢嵩;160-166
智媒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邱超超;167-172
孤岛、连接与重构:数字残疾沟视角下AI声音技术的适残化研究——基于语障群体的调研王公旭;朱盈飛;173-178
国际传播
新媒体时代发掘来华留学生“他者”身份作用提升中国文化与旅游国际传播的对策研究李津羽;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