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科技传播》2025年03期

科技传播》2025年03期
目录
科技赋能
机器会“编造”——传媒业如何应对大模型的“幻觉”冯婷婷;解梓怡;1-5
科学文化传播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刘亚东;6-10
数据新闻交互要素对国际读者认知传播的影响研究——以党史数据新闻的眼动仪实验为例任瑞娟;胡九红;11-20+27
从流量变现到文化赋能:数字传播时代乡村文化品牌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曲诗语;李开祯祉;杨逐原;21-27
从视觉和听觉视角解读社交媒体时代新型助眠方式——以ASMR角色扮演类视频为例张婕;李静;柯冰;郝晨阳;28-43
全媒体时代科技传播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与策略——以“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全媒体传播活动为例上官王强;刘晓雅;44-48
科普研究
两翼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科普奖励制度建设研究陈登航;曹瑞玥;49-57+68
科普投入影响创新发展了吗?——基于安徽省农业的VAR分析陈登航;郑斌;郭延龙;58-68
跨媒介叙事视角下科普直播课的发展路径探究——以武汉《自然通识课》为例黄爱武;王诗琪;69-77
我国科普研究的学术图谱(2014—2023)——基于3 541篇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胡兵;姚雨庭;王大鹏;程凯航;78-87
出版探索
我国内地数字出版研究在国际传播中的科技话语权探析——基于文献计量的量化实证分析鲁竞夫;赖一帆;88-94
传媒观察
科技传播中的科技女性参与和科技女性形象张明妍;95-99
纪念账号:媒介记忆与数字中介——逝者与哀悼者的联结与关系重构汪希宁;100-105
数智融合
共构、共融、共通: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的大语言模型开发应用逻辑卢毅刚;刘绪政;沈玉秋;106-115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体性生成及趋势——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说从争论到现实王子卓;陶贤都;116-124
赋能与祛魅: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传媒业变革管晶晶;125-131+142
观看、社交、情感:可供性视角下养猫空巢青年的家用智能监控媒介实践研究刘晓涛;刘敏;132-142
国际传播
环境正义与认知重塑: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基于“双碳”目标的传播战略分析韩韶君;林必超;143-151
中国手机品牌国际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探析——基于广告的多案例比较杨先顺;李冬瑶;152-157
重大工程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交集团港珠澳大桥传播实践为例查长苗;任明朝;李治东;158-165
国际传播视角下中国科技形象的“自塑”和“他塑”——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报道为例李慧;苏莉娜;张郁;166-174
杂志简介4
特别声明4
投稿要求5
 

发布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