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记者摇篮》2025年04期
目录
名家说图
神秘的构成薛百成;2
本期策划
融合向“新”:传统媒体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北京时间”为例杜季亮;3-5
新型地市级主流媒体从“物理捆绑”到“化学融合”——以抚顺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探索为例徐颢瑞;6-8
媒界聚焦
融媒体时代党报的竞争力:以品牌策划抢占“制高点”——以《沈阳日报》专题策划《向人民报告》为例李莉;孙明鑫;9-11
建设性舆论监督:打造电视新闻品牌的新思路万擎;山东曹;12-14
话题讨论
融媒体宣传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以齐鲁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为例朱慧妍;15-17
涉农自媒体的传播及在旅游推广中的价值解读曾小陈;18-20
新时代乡村振兴主题出版的创新与实践——以沈阳出版社《苹果红了》为例郑丽;21-23
出版观察
数字技术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焦军灵;24-26
AI背景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的迭代方向李德捷;27-29
研学思辨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中国非遗传播研究——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王雨婉;30-32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周怡乔;33-35
老年生活类电视节目的外景主持技巧——以《老年大学》节目为例孟雅欣;36-38
课题项目
构建共通意义空间——纪录片《新疆滋味》情感叙事研究吐马日司·胡加不都拉;张莉;39-41
群体心理视域下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治理——以大学生夜骑开封事件为例张帆;42-44
采编密码
融媒体时代典型报道如何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孙玲玲;45-47
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如何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柴慧婷;48-50
融媒体时代社区新闻采写的创新程晓光;51-53
论新闻采写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与发展薛维家;刘丹;54-56
记者媒介素养的“融”升之路陈晓洁;57-59
集成式新闻视域下新闻编辑的能力重构金丹;60-62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发展的“三创一守”李蕊;63-65
社交媒体时代记者影响力扩散分析陈娟;66-68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创新何香利;69-71
融媒前沿
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策略与社会影响力分析陈壮壮;72-74
基层需求导向下县级融媒体的内容创新王欢;75-77
县级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如何更“吸睛”周爱琴;78-80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与新闻传播的优化于芷懿;81-83
短视频平台的新闻传播与受众参与分析夏天蓝;84-86
新媒体背景下短视频节目的策划与编导创新刘敏娟;87-89
突破“惯性思维”与新媒体编辑能力的开拓梁释文;90-92
纸媒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黏性提升策略张小秀;93-95
从“野蛮生长”到“华丽转型”: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张芬;96-98
视域广角
边疆地区地方媒体如何打造地域特色栏目——以丹东广播电视台《朝鲜族时间》栏目为例谷亮;99-101
电视新闻短视频化的发展与传播王茜;102-104
《大泰山》的人文地理叙事:多维度探索与文化深度挖掘——以纪录片《大泰山》为例分析如何做好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冉亚迪;105-107
电视摄像中的主观镜头运用对观众情感的引导孙希强;108-110
电视节目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的技巧及应用孙静;111-113
创新与融合: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发展刘俊清;114-116
媒体融合应有之义: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与蜕变高强;117-119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和突破王科伟;120-122
广播矩阵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广播周播节目的发展困境与出路——以云南新闻广播《悦听昆明》节目为例范龄文;123-125
鞍山评书故事广播创新发展刍议田岳鑫;126-128
主播在线
从三条链路看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提升李璟娅;129-131
人工智能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困”与“破”徐杭;132-134
智媒时代
大数据与AI技术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与应用分析冯飞;135-137
AIGC在新闻生产中的创新应用与挑战应对张登云;138-140
文化传播
新闻媒体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角色与影响张洁;141-143
新媒体驱动下的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杨启琛;144-146
观点集萃
网络舆情新闻发布的策略研究刘乐;147-149
地方媒体记者提升“四力”的有效路径刘润;150-152
新时代记者的“守”与“变”杨德志;153-155
新闻采编人员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职业素养提升梁晨;156-158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质量提升的实践策略戴畅;159-161
纸媒与新媒体的高效融合发展实践王璟;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