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记者摇篮》2025年01期
目录
名家说图
混乱的和谐薛百成;2
本期策划
换种视角做新闻:浅析电视新闻的“受众视角”王刘陈;3-5
受众视角下国产网络互动剧的特点及发展策略研究刘懿喆;6-8
媒界聚焦
当好互联网生态中的“定海神针”——融媒体时代经济新闻记者如何提升专业能力孙大卫;9-11
经济报道的价值取向及内容生产方式卢山;12-14
话题讨论
体育新闻短视频报道的探索与实践吴雨洲;15-17
我国体育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三种模式及实践路径吕翔;18-20
理论解析
试论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曾曾;21-23
数字化背景下媒体融合的趋势与影响剖析李宏业;24-26
新时代新闻专题叙述方式的创新伯娜莎;27-29
主题宣传
深耕“六地”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林琳;30-32
出版观察
期刊编辑出版中的版权风险与防范措施孙彦君;33-35
从选题策划到审稿:编辑在专刊出版过程中的角色与挑战李莹;陈微;田丽;曹文丽;马燕红;36-38
国际传播
外宣期刊专题化思维分析与探索李文慧;39-41
社交媒体
借助社交媒体互动特点 实现时政新闻广泛传播刘晓荣;42-44
研学思辨
抖音红色文化复刻类短视频的共情传播高梦雅;45-47
广播电视新闻与短视频的融合传播陈静;胡美玲;48-50
高校校园文化在短视频平台的宣传路径研究吴冠华;51-53
课题项目
高职院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建设路径研究尹颖;54-56
从数字到数智:媒体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与未来发展张曼茹;57-59
饮食文化符号传播对城市形象的塑造策略研究——以“喀什好地方”抖音号为例杜明路;赵鹏;60-62
采编密码
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出彩李中平;李为华;63-65
于变革中谋先机:纸媒新闻编辑需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罗昀;66-68
聚焦“四力”:新时代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建设郭军;69-71
从采写编三大环节看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王雨;72-74
从编者到创者: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于小一;75-77
数字化转型对新闻编辑流程的影响分析赵彦;78-80
融媒前沿
医疗民生新闻短视频化传播研究肖鑫;81-83
网络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及其规范探讨曾小夏;84-86
全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四力”齐琳洁;87-89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流程的改革付饶;90-92
互补与竞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韩冰;93-95
视域广角
新闻节目视觉元素的创新应用刘姝楠;96-98
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重点和创新路径探究曾真;99-101
细节性叙事策略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制作中的运用吴琼;102-104
慢综艺的时代价值与创作策略张迁;105-107
面向视障群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其社会价值齐旭;108-110
媒体融合下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提升路径冯蔷薇;111-113
主播在线
播音员主持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徐杭;114-116
广播矩阵
从传统广播到播客平台:广播行业的融合创新与实践探索闵卿;李亚男;117-119
广播媒体如何实现多元化创新发展丁睿;120-122
践行探索
地方党报如何发力短视频助力媒体融合——以《包头日报》短视频为例娜玛嘎;123-125
精心组织策划 助推文旅产业“火出圈”——以锦州电视新闻频道文旅专题报道为例管宏宇;126-128
剪辑在问政类栏目中的运用——以本溪广播电视台《百姓看担当》为例张影;129-131
智媒时代
培育新闻新质生产力——智媒体迭代升级重塑传播生态分析王吉栋;132-134
数据新闻影响力与多元化应用探析郭星;135-137
数字时代新闻采编流程的智能化转型李欣;138-140
媒介运营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变革与未来展望王岩;141-143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守正创新王百会;144-146
融合传播时代下传统报业创新路径研究王皓;147-149
观点集萃
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创新提升采编能力黄建伟;150-152
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能力挑战与价值重塑探讨孙茜;153-155
以温度换民心: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报道的实践思考何鸿林;156-158
全媒体环境下摄影记者的职业操守汪涛;159-161
主流媒体以短视频助力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张新;162-164
记者·记着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