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新闻文化建设》2025年02期
目录
封面故事
顶端新闻“一端百面”:区域融媒数智化建设实践 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学习交流系列特稿(八)朱琨;1-4
新闻文化论坛
政务官微的“正”与“新”——以“眉山发布”政务微信号为例赵竞;5-7
乡村振兴新闻的多渠道宣传与差异化报道组合策略杜红梅;8-10
乡土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与提升策略杨霄天;11-13
深度与广度并重:提升主题报道影响力探索郭晓涛;14-16
网络时代新闻“真、短、快、活、强”刍议江山;17-19
历史文化文物活化利用与文化自信构建程锦波;20-22
重大主题报道的三种创新方式李娜;23-25
政务新媒体年轻化表达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卫凌云;26-28
国有企业新媒体宣传阵地“破圈”之举侯方怡;29-31
数字技术发展下主流媒体的内容创新策略陈雨薇;32-34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策略张晔;来庆滢;35-37
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智能化改革孔祥飞;田振宇;38-40
县域纸媒的多元化表达颜雅;41-43
新闻策划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作用分析王娟;44-46
隐与显的抉择——新闻记者的时代生存路径杨玉娇;47-49
新媒体编辑中的数据可视化应用研究靳冬群;50-52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潘东晓;53-55
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及质量提升策略廖艳明;56-58
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路径邱恩柱;59-61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编辑中的应用毛竹林;62-64
媒介社会化视域下提升新闻编辑职业素养的思考杜海燕;65-67
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县域综合服务平台的路径探析李宏伟;68-70
笔墨当随时代——新闻记者采访技巧创新的必要性与路径辛文博;张默;崔铁宁;71-73
新闻播音的时代感:从过去到未来的变迁与发展罗哲;74-75
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话语权赵潇;76-78
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精准传播轩慧;79-81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新闻报道策略与实践创新研究尚宇杰;82-84
公众参与和互动:法治新闻采编的新路径探索高哲夫;85-87
技术赋能下传统媒体转型策略与路径杨盛琳;88-90
新媒体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提升策略曹磊;91-93
教育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内容创新与深度报道策略赵宏斌;94-96
报刊出版研究
地市级报社发展念好“二三多大全”秘诀梁镜骐;李志成;97-98
传统报业深度报道的创新策略姚明霞;99-101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优化路径郑虹;102-104
纸媒深度报道如何实现突围刘晓群;105-107
数字出版视域下出版业的转型策略赵磊;108-110
图书出版编辑素质提升与角色转型路径孙震华;111-113
科技期刊作者培养体系研究李晓春;114-116
融媒创新
提高新闻记者工作能力的思考张红霞;117-119
广电传媒
长沙广电如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强主业吴敏;120-122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破圈”路径韩婧;123-125
智媒崛起守正创新——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变革与挑战欧振宇;126-128
领跑短视频新赛道——电视新闻节目的短视频化传播探析陶冶;129-131
新时代民族文化的出彩途径钟艳;132-134
县级融媒体中心编辑采编能力提升路径马丽丽;135-137
新闻编辑工作与地方问政节目的创新探索王柏慧;138-140
县级电视新闻互动性提升探究罗兴宇;141-143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展现新气象申安平;144-146
广播新闻策划能力的提升策略王阳艳;147-149
新闻报道传播中信息真实性的保障策略曹翠兰;150-152
传统电视节目如何创新编排赵景莉;153-155
故事织梦人——电视新闻纪录片故事性呈现张咏;156-158
工会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与影响力探讨宋晓光;159-161
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王德生;162-164
多平台传播背景下电视台编辑的内容创新策略高哲;165-167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新闻编辑的转型与适应策略张丽;168-170
广播民生节目与社会信任关系的构建与挑战何敏;171-173
县级融媒体传播能力建设路径——以秦安县融媒体中心为例武新平;174-176
传统媒体如何拥抱自媒体于承婷;177-179
电视台新闻采编团队协作中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优化王静;180-182
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直播技术的融合策略孙雨朦;183-185
品牌传播策略及其跨文化适应性分析安戈莉;186-188
视觉艺术
全民摄影时代新闻摄影专业性探析蒋文超;189-191
视觉设计在新闻内容呈现中的关键作用邵倚天;192-194
摄影记者影像传播突围策略吴俊;195-197
新闻文化学堂_分中心活动展示
“生生不息,我在现场”2024辽沈晚报小记者节活动圆满举办高鹏;198
新闻文化学堂_作品展示
诗画厦门周宸璐;199
图片作品《我的家乡南阳》张楚乔;孟红云;199